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地质学 生态相关记录252条 . 查询时间(1.129 秒)
王为东,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导。1996、1999年分获上海海洋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湿地与水陆交错带的结构、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仿自然生态工程修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专项等多个科研项目。开发了人造根孔、塘-湿地多级截留、水力调控、河湖岸边带修复等多项关键技术,形成微污染水源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技术系统方...
近日,古生态组周浙昆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所长邓涛研究员主持的题为“青藏高原新生代古生物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的专题,以中、英文版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正式出版。在专题的开篇,周浙昆和邓涛以“青藏高原是研究生物演化和环境演变的天然实验室”(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natur...
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生物地球化学组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为依托,利用微生物纯培养法从土壤中筛选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株,利用含有高丰度氮同位素的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并获得微生物残留物,之后在野外进行为期800天的微生物残留物原位分解实验。研究发现,微生物残留物氮素分解整体呈现指数下降趋势,两库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这种变化;微生物残留物氮素分解速率在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间没有显著差异;分解800天之后...
近日,生物博物馆博士后刘振华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New minute clubbed beetles (Coleoptera, Monotomidae, Lenacini) from mid-Cretaceous amber of northern Myanma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缅甸琥珀中出尾扁甲科(Monotomidae)Lenacin...
近日,遥感领域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RSE,影响因子8.2 )在线发表了西北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广辉的长篇综述论文“Estimating surface solar irradiance from satellit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文章追述了地表辐射平衡遥感估算的历史,对目前地表太阳辐射...
近年来,特别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以来,古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紧密合作,于藏北渐新统地层中发现的大量保存精美的高度多样化的动植物化石更是首次呈现了高原隆升前古近纪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近日,古脊椎所邓涛等在《科学通报》“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专题在线出版的论文中指出,在藏北伦坡拉、尼玛等盆地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热带-亚...
2019年6月23日至26日,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主办,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都山地所小组、中科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贡嘎山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简称“贡嘎山站”)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青年学术论坛在成都举行。成都山地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罗晓梅出席开幕式。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成都山地所邴海健副研究员主持论坛开...
2019年5月30日,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生态研究与森林应用中心Josep Penuelas教授访问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赵平研究员给Penuelas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建设情况、观测场仪器观测情况及后期发展方向。参观加德满都中心后,Penuelas教授在位于特里布文大学气象水文系的第三极环境(TPE)加德满都中心做报告。特里布文大学水文气象系、环境系、植物系等近30位教授及青年科学家参与此次报...
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2018年科研成果。
2019年4月21-22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何宏平研究员,学会监事长李世杰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熊巨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夏燕青研究员等应邀出席了成立仪式。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国东研究员,副主任委员郭正府研究员、张水昌教授、王云鹏研究员、陈多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室博士生张灿,在导师赵成指导下,选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影响较早的黄土高原六盘山北联池为研究对象,在精准确定年和系统的湖泊现代过程研究基础上,对沉积物岩芯开展了一系列古环境特征代用指标的分析,揭示了过去5000年来湖泊生态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在5000-1400 Cal BP(距1950 AD之前),当地没有明显的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影响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高鑫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与实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首次从动力学机制角度阐明了穹状沙丘的发育机制:在沙源不丰富的区域,输沙方向分布标准差增加促使新月形向穹状沙丘演变。在稳定状态下,新月形和穹状沙丘都表现为其移动速度与高度呈反比例的动力学机制。此外,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局地区域穹状沙丘的形态与移动速度反演输沙和风况特征。
针对我国天山山区积雪雪深百年尺度的变化特征评估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兰海团队利用1901-2014年的再分析资料和1961-2014年的观测资料,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重建了天山地区1901-1960年雪深数据,分析了中国天山地区过去百年雪深历史的变化特征。以1901-1960、1961-2014和1901-2014期间月降雪深度的变化,分别作为历史、观测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