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地质学 生态相关记录252条 . 查询时间(0.441 秒)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一次学术年会定于2020年11月12-17日在云南省澄江市召开,热忱欢迎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古地理学、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仁参加。
2020年9月27日-29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1地质大队、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承办的岩溶区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贵阳隆重召开。
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夕最为独特的宏体化石生物群。其时代为埃迪卡拉纪中-晚期(579-541Ma),代表了一些最早的具复杂形态的宏体多细胞真核生物组合,其中大多化石是以铸模或铸型的方式保存在粗碎屑岩中。近来的研究表明,部分埃迪卡拉型化石也可以以铸模或铸型的方式保存在碳酸盐岩中,或者以碳质压膜的形式保存在黑色页岩中,并且可以延伸到埃迪卡拉纪早期(635-579...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湿地丧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深入以及湿地保护的加强,世界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以期恢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评估湿地恢复效果的科研工作中,多数研究重点关注湿地植被的恢复过程,对湿地生...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本领过硬的、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掌握资源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在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与管理等工作,服务于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黑碳一般指由化石燃料或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不纯的含碳混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环境效应。已有研究表明,燃烧或氧化产生的黑碳,约80%~90%直接残留于土壤中,成为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余部分被释放到大气中。经过一系列的自然作用后,黑碳最终会以不同的比例在土壤以及其它介质中沉积并保存。黑碳在大气、土壤、沉积物以及冰雪等环境中广泛分布,...
2020年4月7日,由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完成的“植物化石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提供新证据”入选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该奖项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组织每年评选一次,古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投票选举产生,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2019年度十大进展的发布,有助于推动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同时,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
英国《科学报告》期刊近日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研究,科学家报告了对保存于“宝藏”琥珀中的已知最古老动植物的分析。该研究结果不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晚三叠纪至古近纪时期(2.3亿—4000万年前)的生态情况,还为生态学和演化学的关键期打开了新的“窗口”。
近期,中国科学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格局与过程团队张更新研究员等在中国西藏墨脱县的嘎隆拉山跨越3000米的海拔梯度(图1c),通过对植物、细菌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与分析,探讨了地质过程和当代环境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基于嘎隆拉山700-3760m 六个垂直植被带(从热带季雨林到寒冷灌木草甸)18个样点的植被调查和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学家团队在临夏盆地中新世晚期地层发现一件距今约600万至900万年的沙鸡化石,是目前已知亚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且具有关联骨骼的沙鸡化石,为了解当今中国沙鸡特别是西藏地区沙鸡的演化、青藏特有的高原生态系统及特有物种提供了关键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研究生赵向东和郑大燃博士在王博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的指导下,与长庆油田解古巍工程师等合作,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中三叠统湖相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湖泊生态系统在中三叠世中期就显示了明显的恢复。同时,研究层位也是长庆油田的重要产油层,同位素年代学和地层学的研究结果也为精时地层对比和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新的定年和化石证据。
铁是地球上第四丰富的元素,它可以与C、N、O、S等元素形成络合物,是几乎所有生物 必需的元素。同时二价与三价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影响营养元素和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和揭示这些含铁矿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转化和结晶机制至关重要。
近期有机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王丽助理研究员等人发现在Santonian-Campanian转变时期,松辽古湖泊在该时期不同碳数的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偏,其中中等链长的正构烷烃(MCA)氢同位素负偏达80‰左右,长链(LCA)和短链正构烷烃(SCA)的负偏程度达50‰左右。通过对比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的碳同位素分布及其相应碳数之间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相关系数,重建了该时期的湖泊水氢同位素组成...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方运霆研究员团队、云南大学田立德教授团队和布朗大学Meredith G. Hastings教授团队共同首次以离人为活动区域更近且对全球变化更为敏感的青藏高原为对象(图1),通过测定该区域冰芯近200年来硝酸盐和δ15N的变化,结合多因子模型,从源排放、大气氧化过程(包括NOx循环和OH 途径氧化NO2到HNO3)以及气态HNO3和气溶胶NO3-转化过程等方面揭示了百年来亚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