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地质学 研究成果相关记录73条 . 查询时间(0.423 秒)
在地质年代表中,界线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资料,通常是通过对关键地层中的火山灰夹层进行高精度定年工作才能确定。然而,中二叠统—上二叠统(即:瓜德鲁普统-乐平统(Guadalupian-Lopingian,简称为G-L)界线并无精确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对其进行制约,在2012年版地质年代表中仍然采取估计年龄259.8 ± 0.4 Ma。因此对G-L界线进行精确定年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广...
光释光(OSL)测年技术是晚第四纪沉积物最重要的测年手段之一。近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风成、湖泊和河流等沉积物的定年研究中,国内外OSL年代学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也迅速增加。在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光释光实验室通过近两年的建设,于2013年12月正式开始运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一三五”课题、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资助下,2...
2014年2月13日,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李全国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题为“黑素体演化标示带羽毛恐龙的一个关键生理变化”。
继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彭善池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寒武系古丈阶“金钉子”研究成果在2009年被国际地科联机关刊物Episodes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后,该团队对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研究的综合文献性成果最近再次被该杂志作为封面(以及封底)文章发表。
地球科学最基本的一个科学问题是地球的成分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终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索,需要综合地球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需要综合对地球不同部分的研究成果(包括大气、地壳、地幔和地核),才能对这个问题有所回答。因此,地球的成分是一个提纲挈领性的科学问题。其中,地核的成分是这个总问题下的一个分问题。对地核成分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研究,需要各个学科使用最先进...
生物多样性(或物种数量)的海拔梯度格局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生态特征之一,也是基本生态理论建立和检验的核心;对其分布规律及维持机制的研究可追溯至270年前。相较于高等动植物等多细胞生物,微生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受到的关注甚少,微生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及海拔梯度格局的维持机制成为该研究方向的首要科学问题。
“火山灰中浮现远古陆地”(Primeval Land Rises From the Ashes)——2012年5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以此为题,在“新闻聚焦”栏目报导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植物庞贝城”的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鲁安怀教授和李艳博士研究团队,与主要合作者北京大学工学院吴晓磊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董海良教授等,在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这一国际上新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方向上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于2012年4月3日全文(Article形式)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2012,卷期 DOI:10.1038/ncomms1768)上:...
湘中地区几十主要晚古生代向斜内,二叠系茅1:3组底部的各种镁质牯土岩分布广泛在湘潭湘乡一带该层位主要为海泡石牯土岩,而娄底往西到新化一带变为以蒙皂石族为主的牯土岩。它们对研究该区的沉积环境具有指相作用,井具找矿意义 。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发表俄罗斯科学院首席研究员Vladimir Seredin科学博士的署名文章:“From coal science to metal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new story of success”(从煤科学到金属生产和环境保护:一个新的成功故...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汞课题组早期研究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食用鱼类等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的国际共识。自此,稻田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
2011年3月7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在重大基础研究成就中,有关全球变化这一科技制高点研究方面的展览特别引人注目,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再华研究员的研究成果“碳酸盐风化是重要的碳汇过程”作为重大标志性成果在这里亮相,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观者的注足观看。
2010年4月8日,由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汞研究课题组撰写的题为《In Inland China, Rice, rather than Fish is the Major Pathway for Methylmercury Exposure》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网站首页上。该刊物由美国国家健康...
2010年12月16日在线出版的美国《发现》杂志2011年1-2月特刊登载了全球2010年100项顶尖科学成果新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成果《黑色素体化石及白垩纪恐龙与鸟类的颜色》被评为2010年全球100项顶尖科学发现新闻中的第64项。该项科研成果为科学复原古生物的颜色提供了依据,也为羽毛起源、鸟类起源及鸟类与恐龙的系统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大洋中脊的裂解-扩展-消亡和汇聚大陆边缘的俯冲-碰撞-伸展构成了板块构造体制下大陆演化的基本图景。区域大陆构造重建的核心主题就是以事件为纲领表征地质历史中这些因果演变的连续过程。无疑,带有特定过程印记的标志性岩浆事件是串联大多呈支离破碎状态的洋陆演化痕迹的可靠纽带。这对于古生代-中生代之交因古老克拉通和显生宙增生造山带拼合而成的华北板块尤其如此:众多年代不清缝合边界的存在使本区的构造演化历史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