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古生物学 研究成果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811 秒)
2021年2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虎勤教授带领的生物信息人类学团队与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及哈佛医学院David Reich教授展开深度合作,联合全球43家单位,85名共同作者在Nature期刊上在线发表文章“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基因组学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海军教授团队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古地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表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骤降,还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巨变。相关成果以《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导致扁平化的多样性纬度梯度》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宋海军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研究成果
2019年12月4日,Nature Index收录期刊、英国皇家学会学术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简称Proceedings B)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研究团队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题为“寒武纪三叶形虫刺状纳罗虫附肢精细构造及其发育学、生态学意义”(Fine-scale appenda...
2019年4月1日,美国《细胞》(Cell)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正式以封面文章发表我校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侯先光教授领导的疑难化石研究小组通过对澄江生物群疑难化石“足杯虫类”(‘dinomischids’)的系统研究,确认了这类底栖固着的疑难化石是现生栉水母动物的干群;并据此构建了栉水母动物基本体型(body plan)的...
2019年3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内容涉及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早期生命、地层学等,集中反映了去年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沈冰课题组2018年8月1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成果——雪球地球促进动物演化(The Snowball Earth tr...
2019年3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我校古生物学院/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胡东宇教授组织完成的“迄今世界最早的不对称飞羽的首次发现”研究成果入选。鸟类飞行起源及飞羽的演化是鸟类起源研究的国际前沿课题。我校胡东宇教授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1月15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产自河北青龙距今1.6亿年前侏罗纪地层、迄...
2019年3月7日,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为首的科研团队成果“混元兽—改写有袋类起源”入选中国古生物学会 “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入选。入选成果涉及古脊椎动物(古龟类、早期哺乳类、古鸟类、带羽毛恐龙)、古人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早期生命、地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此次成果集中反映了最近...
2019年3月7日,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组织评选的“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发布。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云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团队完成的十项成果入选。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古脊椎所李淳研究团队的“具有过渡形态的重要基干...
食物是动物赖以生存与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联系动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传统的动物食性研究方法主要依赖野外直接观察和分析动物排泄物等,却无法探讨古生动物在历史时期的食性演化和栖息地变迁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生态学研究中,例如稳定同位素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动物食性特征及其变化和古生态环境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最基本的“吃什么,是什么”...
2018年12月27日,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影响因子9.251)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翟大有副研究员(第一作者)、刘煜研究员(通讯作者)、侯先光研究员与剑桥大学Javier Ortega-Hernández博士、麻省理工学院Joanna Wolfe博士、卡尔蔡司X射线显微镜高级资深应用专家曹春杰工程师共同完成的题为“早寒武世...
2018年7月9日,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IF: 9.251)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杨杰老师与剑桥大学Javier Ortega-Hernández博士共同完成题为“抚仙湖虫类”(Fuxianhuiids)的综述快讯。(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8)30...
2018年3月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在编辑推荐研究栏目(Editors' Choice)对我校古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正面评述(Science, Vol. 355, Issue 6328, pp. 921-922)。这也是我校科研成果首次入选《科学》编辑推荐研究。《科学》周刊的编辑推荐研究栏目每周选取发表于《科学》及其子刊之外的所有其它学术期刊的7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突破性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在这一题...
2018年2月1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杨杰副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题为“中国寒武纪早期抚仙湖虫类揭示真节肢动物颚基原节的起源”(Early Cambrian fuxianhuiids from China reveal origin of the gnathobasic protopodite ...
2017年3月22日,中国古生物学会首次在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我校教师邢立达的研究成果入选。邢立达副教授此次入选成果为琥珀中发现的一件恐龙尾部化石标本的研究,这是科学界首次在琥珀中发现非鸟类恐龙标本,为羽毛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该成果由邢立达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研究完成。这块琥珀发现于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其中含有一根长度接近4厘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