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地质学 研究成果相关记录73条 . 查询时间(2.063 秒)
食物是动物赖以生存与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联系动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传统的动物食性研究方法主要依赖野外直接观察和分析动物排泄物等,却无法探讨古生动物在历史时期的食性演化和栖息地变迁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生态学研究中,例如稳定同位素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动物食性特征及其变化和古生态环境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最基本的“吃什么,是什么”...
2018年12月27日,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影响因子9.251)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翟大有副研究员(第一作者)、刘煜研究员(通讯作者)、侯先光研究员与剑桥大学Javier Ortega-Hernández博士、麻省理工学院Joanna Wolfe博士、卡尔蔡司X射线显微镜高级资深应用专家曹春杰工程师共同完成的题为“早寒武世...
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重点实验室2013年研究成果
2018年11月2日,《科学》杂志刊登我校谢树成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冰期终止期I西风带对东亚干湿古气候的影响》。研究成果为预测未来我国东部地区干湿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并采取具有区域差别的应对策略提供重要素材。该文第一作者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宏斌老师,通讯作者为我校“地学长江计划”工作组组长谢树成,黄俊华教授为论文合作者,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
2018年7月9日,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IF: 9.251)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杨杰老师与剑桥大学Javier Ortega-Hernández博士共同完成题为“抚仙湖虫类”(Fuxianhuiids)的综述快讯。(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8)30...
2018年3月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在编辑推荐研究栏目(Editors' Choice)对我校古生物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正面评述(Science, Vol. 355, Issue 6328, pp. 921-922)。这也是我校科研成果首次入选《科学》编辑推荐研究。《科学》周刊的编辑推荐研究栏目每周选取发表于《科学》及其子刊之外的所有其它学术期刊的7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突破性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在这一题...
近日获悉,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珠宝学院沈锡田教授与国外著名大学科学家合作的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杂志上。沈锡田教授发表的论文为《钻石中的冰七包体:地球深部地幔中含水的证据》,他与来自美国内华达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的科学家们一起使用美国APS同步辐射中心13-IDD线站的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来自中国和非洲的7块钻石。从钻石的微小包体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冰——冰七,这是迄...
2018年2月1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杨杰副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题为“中国寒武纪早期抚仙湖虫类揭示真节肢动物颚基原节的起源”(Early Cambrian fuxianhuiids from China reveal origin of the gnathobasic protopodite ...
2017年11月9日,我校材料学院姜源副教授,与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课题组、德国Konstanz大学Helmut Cölfen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otal Morphosynthesis of Biomimetic Prismatic-Type CaCO3 Thin Films”的研究论文,首次利用全合成手段获得了仿贝类棱...
近日,我校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董治宝教授研究团队撰写的文章“High-Altitude Aeolian Research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OI:10.1002/2017RG000585)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TOP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IF:12.34) 发表。该期刊(季刊)是国际地球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之一,每年仅发表在特定领域有突出成就...
2017年3月22日,中国古生物学会首次在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我校教师邢立达的研究成果入选。邢立达副教授此次入选成果为琥珀中发现的一件恐龙尾部化石标本的研究,这是科学界首次在琥珀中发现非鸟类恐龙标本,为羽毛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该成果由邢立达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研究完成。这块琥珀发现于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其中含有一根长度接近4厘米...
什么原因导致了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加拿大和日本深海沉积物的同位素研究,发现深海富含硫化氢海水与浅海富含氧气海水的震荡混合而形成的硫化海水间歇性上涌,是造成大规模生命灭绝和随后生命迟缓复苏的主导因素。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造成海洋中超过80%的生物物种消亡。大灭绝事件之后,生态系统完全恢复持续了约500万年。前人关于这次生命大灭绝的研究大...
“胶西北金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方法集成与示范”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周期为2014-2017年,总体目标任务是运用多维异常体系基础理论,集成开发深部找矿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新技术,在胶西北地区典型金矿床深部盲矿预测、金矿勘查区成矿前景评价和运积物覆盖区隐伏矿勘查中进行示范,建立典型矿床找矿模式,提高胶西北地区金矿深部找矿效果。近日该项目顺利完成全部野外工作,并通过专家组野外质量检查。
近日,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先后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江大勇教授国际合作研究团队的两篇学术论文:“A large aberrant stem ichthyosauriform indicating early rise and demise of ichthyosauromorphs in the wake of the end-Permian exti...
近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教授有关黄河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综合学术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该文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单位均为兰州大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