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过程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479 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检测血清中代谢产物早期诊断卵巢癌的试剂盒及使用过程。该试剂盒的核心在于利用液质联用平台(LC-MS)检测27-5β-降胆甾烷-3,7,12,24,25-五醇葡萄糖醛酸结合物(27-nor-5β-cholestane-3,7,12,24,25pentol?glucuronide)。该试剂盒由内标亮氨酸脑啡肽、水溶液(含0.1%甲酸,2%乙腈)和乙腈组成。使用该试剂盒早期诊断卵巢癌...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研究船用曲轴红套过程结构变 形的方法和预防变形的措施,它适用于大型船用曲轴红套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本 发明是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传统工艺下曲轴零件红套过程的结构变形规律, 然后根据传统工艺下曲轴零件的结构变形规律和有限元分析结论,定量提出能够 预防船用曲轴红套结构变形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定量研究曲轴红套过程结 构变形规律,并可根据相应的预防措施加以避免。...
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eCO2RR)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是解决气候问题和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有力选择。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团队与燕山大学教授王静,开发出超细银钯(AgPd)纳米合金,通过耦合它们边角原子丰富的优势和Ag/Pd原子组合效应调控eCO2RR中间产物吸附能力,实现高效eCO2RR转化生成一氧化碳(CO)。
专利名称: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精密铸造过程的再结晶倾向性评价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团队联合上海光源开发了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RXRD)技术,揭示了MAX材料在熔盐环境下的相演变过程,并提出了通过精确温度和时间调节实现最佳刻蚀的可控合成方法。相关成果以“Operando Exploring and Modulating Phase Evolution Chemistry from MAX to MXenes in Molten Sa...
氨基酸和肽是内源性生物分子,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完全环保和可生物循环再利用。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闫学海团队以氨基酸或肽衍生物为原料,开发出一种可生物降解、生物循环再利用的新型玻璃。这种生物分子玻璃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氨基酸和肽是内源性生物分子,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完全环保和可生物循环再利用的。近日,过程工程所闫学海研究员团队以氨基酸或肽衍生物为原料,开发出一种可生物降解、生物循环再利用的新型玻璃。这种生物分子玻璃,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上述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DOI: 10.1126/sciadv.add8105)。
铀元素是核产业不可或缺的放射性战略金属资源,但我国陆地铀储量较为匮乏,大约90%的核燃料依赖进口。海水中铀存量高达45亿吨,是陆地铀储量的1000倍以上。在海水中提取铀元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沉淀、溶剂萃取及蒸发法,吸附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二次污染风险低等优点,但是海水铀浓度极低(仅大约3 ppb),且背景盐浓度高,竞争离子众多,目前海水提铀吸附剂存在吸附...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举办纳米孔材料合成与表征国际研讨会。
随着对太空和地下资源开发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出可以耐高温(>100℃)的特种电源。然而,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通常在工作温度超过80℃时就会出现显著的性能下降,甚至会发生热失控和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镁金属因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熔点高(651℃)和不易生长枝晶等特点而表现出很高的安全性。基于此,镁金属电池在耐高温特种电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常规的液态镁电解质只能在较窄温度范...
基于镁金属的高自然丰度、低成本、高安全性以及高容量等优势,镁金属电池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候选电池体系之一。镁电解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镁离子正极材料的开发仍存在挑战。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被认为是实现镁电池高能量密度的重要转化型储镁正极材料,但普遍存在较低的初始库伦效率和快速的容量衰减等问题。另此外,这些材料中的储镁机制尚未明确,也为更多高能储镁正极的筛选带来了困难。
生物剂型与生物材料研究部成立于2016年。闫学海研究员担任研究部主任,马光辉院士担任研究部学术主任,下设生物剂型与生物材料、生物分子组装与工程、核酸药物剂型工程、凝胶生物材料四个课题组。研究部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天然多糖类、蛋白质和肽类、脂类、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等为原材料,通过提取与分离、可控降解和修饰、组装和剂型过程,制备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剂和生物材料,应用于预防/治疗性疫苗、长效/靶向药物、抗...
材料工程研究部成立于2016年。韩宁研究员担任研究部主任,下设材料化学与应用技术、高温复合材料与涂层技术、功能粉体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纳微功能粉体与热防护涂层、能源转化与环境净化材料、原子涂层与界面材料七个课题组。研究部围绕材料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基于颗粒制备与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界面/表面调控方法创新研究,着力分散技术、复合技术、涂层技术、成型/负载技术、节能减排和规模制备技术的突破,研制...
资源环境绿色过程工程研究部围绕钒、铬、钛、铜、镍、钴、锂、铌等关键金属资源,以湿法清洁提取、高纯材料制备、高质循环利用和智能数据管控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民经济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研究部设9个课题组,1个分析平台,工作人员共计160人,研究生132人。2020年度主要成果如下: 针对国家重大特色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品质低等问题,...
资源化工与能源材料研究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于发展流态化过程强化及反应器放大新理论与方法,研究突破资源与能源高效清洁转化、先进功能粉体规模化可控制备及储能材料等领域的共性难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核心技术,并进行工业化示范和应用推广。杨亚锋研究员担任研究部主任,李洪钟院士担任首席研究员,朱庆山研究员担任学术主任,下设资源材料化工、资源高效利用、储能过程与能源材料三个课题组。近年来,承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