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文学 诗学相关记录167条 . 查询时间(0.03 秒)
中国诗学          2008/1/3
《中国诗学》是刊布中国学者诗学研究新成果的专业学术园地,也是国内唯一的诗学专门论丛。编辑委员会由一批学有专攻的中青年学者组成。我们的口号是五个字:新、精、高、专、快,即观点新、内容精、水平高、专门性强、出版快。 《中国诗学》宣言 《中国诗学》是刊布中国学者诗学研究新成果的专业学术园地,也是国内唯一的诗学专门论丛。编辑委员会由一批学有专攻的中青年学者组成。我们的口号是五个字...
中国诗学第十辑目录     元代       2008/1/3
诗学文献学】 李淑《诗苑类格》辑考………………… … 卞东波 虞集作品的五种元代刊本…………………… 姬沈育 高启集版本考……………………… 颜庆余 《杜诗详注》版本考辨……………………… 刘重喜 法式善《梧门诗话》版本考…………… … 张寅彭 强迪艺民国方志所见文论作品两篇………… 张廷银 ...
反幻觉是当代西方诗学文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倾向,这种倾向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基础就是索绪尔的符号任意论。索绪尔以此打破了词与物天然对应的“神话”,揭破了人能控制语言的“迷梦”,促生了一种与传统的词物对应论相对立的“词物分裂论”,为当代西方反对实在论和主体性的幻觉,解构“自然”写作和终极意义的理想,强调写作“不及物”、“作者已死”、“暴露技巧”的反幻觉诗学提供了语言学根据和批判的武器。但这一批判的武器是一...
“史诗学”在我国学术界是个人们还不十分熟悉的领域。但近年来经过我院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成就显著,并开始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重点学科“中国史诗学”负责人朝戈金说,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因而得到普遍的重视。民间口传史诗不仅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还为研究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和人类精神文化的演进历程提供了大量其他文献所不能替代...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理论     彝族       2007/12/28
彝文原著的封面和正文(引自《彝族诗文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贵州彝文古籍整理工作中,相继从黔西北以及与之毗邻的滇东北一带的彝族地区发掘和出版了12部(篇)彝族古代诗学理论著作(王子尧翻译,康健、王冶新、何积全整理,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和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这批文学遗产向学界展示了自...
【题注】1998年暑假,巴莫就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设计中的西南史诗研究及其问题取向,在北京西下庄曾同钟老有过数次长谈,先生对南北史诗传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发,对中国史诗学的建构也有一些前瞻性的意见[1]。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北方史诗部分从略;南方史诗部分有删节。   钟老:关于中国南北史诗传统的探讨,我觉得是不是有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总结。比如,南北方各民族的文化有共通的一面;但是呢,...
蒙古口传史诗诗学     口传史诗       2007/12/27
探讨和归纳蒙古口传史诗的诗学法则。它主要包括七个专题:1、口传史诗的文本问题;2、蒙古口传史诗是多层面的民俗文化事象;3、史诗遵循二元对立法则构造形象体系;4、复诵或是即兴演唱;5、母题问题;6、诗学技巧;7、史诗田野作业。 【最终成果提要】 ...
口头诗学问题          2007/12/27
其实,在没有文字可资使用的环境下,如文字发明以前的远古时期,甚或在今天仍然处于“无文字社会”的地方,诗歌大都是口头传唱的。这种诗歌,我们就叫它作口头诗歌(oral poetry);关于这种诗歌的理论,也就叫做口头诗学(oral poetics)。   “口头诗学”在西方已有长足的发展。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也是一种方法论系统,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研究,有着...
口头文学的诗学研究          2007/12/25
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口头传统诗歌诗的结构和诗学。口头诗歌主要是指不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创作和传播的诗歌,它是传统的,它有其本身的创作方法和传播方式,它的起源与原始仪式相关联。史诗是口头传统叙事诗的主要类型。口头传统诗歌的主要特点:可变性或不确定性。口头诗人的主要创作技法:程式和主题。口头诗歌的文体模式、叙事结构、叙事单元;口头诗歌的语言。独特的与书面诗歌在诗学上的差异;口头传统诗歌中“歌”的两种不...
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在整体的中国文学研究学科中仍处于边缘地位。本课题采取学术史反思和形态分析、理论研究和田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揭示出它存在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在借鉴和评述过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田野研究,紧扣民族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点及其与书面文学的区别,通过对民间民族文学在民俗生活和仪...
《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通过对彝族历代经籍诗学论著的全面考察和细部分析,从诗学理论和范畴命题等方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进行了系统,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和建构,其中关于诗学理论的存在形态,历史承续、理论体系、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等,第一次系统地勾勒出彝族古代诗学的结构和体系及其历史源流,廓清了彝族古代诗歌理论的基本面貌,解决了在彝族文学批评史上诸多纷繁复杂的概念、范畴和理论等问题,...
“民族志诗学” Ethnopoetics     民族志       2007/12/24
“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是20世纪美国民俗学重要的理论流派之一。在口头程式理论和讲述民族志(ethnography of speaking)的影响下,为推动口头艺术文本呈现的新实验,美国一些有人类学、语言学兴趣的诗人与一些对诗歌颇有研究的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之间产生了共识,强调要...
背 景   显而易见,口头理论的广为流播──针对活形态的口头传统与植根于口头传统的文本两方面而言──可以通过若干重要的视点进行追溯。早在1925年,美国学者米尔曼·帕里这位古希腊文学专家,就注意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规模浩大的叙述远非是某一个人所能创造的。在其硕士论文和博士...
文摘 东西方语言如英语汉语的语篇除有共通之处外,还必然各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比较诗学的视角出发,试图说明英汉语篇的可比性和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及这一研究对现代语言学语篇研究的意义,因而建议开展以英汉语语篇互为参照的英汉语语篇比较研究。
唐小林:《看不见的签名-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的旨趣在于,站在现当代中国思想史的高度,从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的关系入手,力求返回汉语文学现代性价值建构的源头,厘清其意义生成演变的过程,考量其价值形态,审理其合法性,为现代汉语文学在近百年的现代性运动中所累积的大量问题,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或某中可能性思路。 【本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