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生物化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 放射医学 人体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病理学 药理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统计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基础医学 院士相关记录109条 . 查询时间(0.309 秒)
“现代医学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迎来了一个重要拐点,由于人类体外和体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此只有重新明确方向,才能应对这些挑战。”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原院长樊代明在第二届“人民医学传播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时说道。
2023年5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院士团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以“Evolution-guided multiomic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trengthening of bioactive flavone biosynthesis in medicinal pummelo”为题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
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人们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随着新冠疫情的进展,公众的精神心理问题逐渐凸显。有研究显示自新冠疫情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和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且对公众的心理健康将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2022年5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陈国强院士莅临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指导学科建设工作,并在湘雅医学院新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为师生献上了题为《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刍议》的精彩学术讲座。
221年7月11日,2021百度健康致敬医者盛典在北京举办,为致力于健康科普,在医疗科普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颁奖。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赵北海,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等300余位医疗卫生行业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互联网+健康的发展趋势。颁奖典礼上,我校樊代明院士荣获2021百度健康年度科普传播奖。
2021年3月10日,中华医学会根据《中华医学科技奖管理办法》(医会科评发[2018]20号)规定,经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并报请中华医学会第25届理事会第28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对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93项拟授奖项目(人)进行审议确认,决定授予80个项目为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我校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侯志勇教授团队关于中国骨折及相关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荣获中...
长沙医学院湖南院士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2月。目前研究院下设三个院士工作站和七个中心,由院士牵头,主要负责医学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推广科研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
近日,接德国国家工程院(ACATECH)官方通知函,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在德国国家工程院2020年度院士大会中当选为德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6月10日上午,湖南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召开,公布和表彰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我校校长田红旗、常务副校长胡岳华、副校长周科朝和获得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代表出席了此次盛会。
2020年4月24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单,共有276名艺术家、学者、科学家及领导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医学科学部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自1781年选举首批院士,以表彰在学术界、艺术界、商界、政府部门以及公共事务中...
2020年刚刚到来,又一位大师离我们而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我国著名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池志强,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月7日1时4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池志强,男,1924年11月16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浙江黄岩,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浙江大学52名地下党员之一。1949年8月,他以浙江大...
日前,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公布2019年度新当选院士名单,共有全球33个国家的109名专家成功入选。来自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的周光明教授成功当选为生命学部通讯院士,成为中国11名入选专家之一。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宇航科学院的院士不是由个人申请的,而是经过院内同行提名、评议和投票选出的。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对个人贡献的认可。
2019年8月23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宿主可以通过调控自身RNA修饰与重塑细胞代谢状态协同抵御病毒感染。这一新发现提出了宿主通过不依赖于天然免疫的方式抵御病毒感染的新机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分子机制,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干预与治疗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
2019年SCCT暨国际心血管CT协会(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SCCT)科学年会于当地时间7月11日-14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召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刘婷副教授当选2019年国际心血管CT协会FSCCT院士(会士)。FSCCT 作为心血管CT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年授予那些在心血管CT领域有显著贡献并持续从事心血管CT...
2019年7月2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30.641)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姜长涛研究员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Gut microbiota-bile acid-interleukin 22 axis orchestra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肠道菌-胆汁酸-...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