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耕作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耕作学相关记录28条 . 查询时间(0.784 秒)
王占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所级入选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棉花布局与低碳生产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科研与国际合作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中亚综合试验站站长;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学会常务理事,塔吉克斯坦农业大学特聘教授,Journal Integrative of agriculture,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
李向东,郑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员,研究领域:(1)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与保护性耕作;(2)逆境生理生态与小麦防灾减灾技术。
2023年11月30日,由农业学部罗锡文院士主持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中国保护性耕作发展战略研究”结题验收会在广州召开。验收组由张佳宝、周卫和柏连阳院士及相关业务和财务专家共9人组成,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左家和、农业学部办公室和项目组成员共计20余人参加。
近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韦丽娇副研究员、黄伟华助理研究员和海南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董学虎副研究员主编的《甘蔗深耕深松技术》一书正式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我院长期从事甘蔗深耕深松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甘蔗团队《甘蔗保护性耕作技术》系列丛书的新著作。
2023年9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举行“水稻全量秸秆秋水切埋还田技术”现场测产。结果显示,水稻亩产达到658.9公斤,比全量秸秆春旋还田、半量秸秆春旋还田分别增产10.2%和17.7%。该技术配套农机现场作业显示,秸秆压埋率95%以上,稻田表面基本无残茬,不搅浆、不破坏土壤结构。同时,对比春季还田,显著降低甲烷排放,秸秆腐解率提高15%以上。
2023年9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和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哈尔滨市闫家岗农场举行“薄层黑土地力提升与大豆丰产技术模式”现场测产及黑土重大任务示范观摩会。测产结果显示,大豆密度1.8万株/亩,较推荐密度提升12.5%;40亩示范田机收实测产量为228.5公斤/亩,较品种国审认定产量(183.4公斤/亩)提升24.6%,比当地国营农场高产田增加8.8%。
秋日的中原大地,成方连片的玉米地丰收在望。“把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到近6000株,这在以往都不敢想。通过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不仅把玉米的种植密度提高了,而且果穗大小均匀、籽粒饱满,农技部门预测产亩产1000公斤应该没问题。”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姜店乡大王村田间,田园先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朝锁看着田间长势喜人的玉米露出了笑容。
棉花耕作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主要依托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及挂靠在该中心的2个科研平台,隶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要开展棉花耕作栽培、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治研究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团队成员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农业部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山东省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牢固树立了该团队在全国棉花科研领域...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棉花耕作栽培研究室成立于1959年,是原山东省棉花研究所最早成立的研究室之一,1996年又与原土壤农化研究室合并建成目前的耕作栽培研究室。本室现有固定科技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4人。依托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针对棉花生产发展需要,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依据棉花生产发展需求,改革并优化...
武立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入选知名专家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组委员,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李朝苏,男,1980年8月生,硕士,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领军人才。先后主持、主研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Biosystems Engineering、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农业工程学报、作物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研制农机产品6项,获专利授权15项,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3项,参与创新集成的技术...
吕军杰,1970年生,男,研究员,洛阳市优秀专家,主要从事旱作栽培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获省级成果6项。
董琦,男,1974年生,现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旱作农业学会秘书长,山西省作物学会理事,山西省杂粮学会理事。承担本科生《农业发展原理》、《农业原理》、《农业生态学》、《农学概论》,硕士研究生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案例》、《生态学》等课程。参编教材4部,共同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一项。长期从事旱作栽培与作物生理生态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山西省攻关项目、基础研究项目、...
黄东岩,男,1976年8月生人,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教授,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副主任(2010),吉林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2014)。研究方向:保护性耕作理论与技术;仿生智能作业机械。荣誉:201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5年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余磊,博士,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男,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及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农学博士学位,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交叉学科处工作学习1年,2010年7月—2011年8月担任昆明学院农学院讲师,2011年8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担任云南省都市特色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