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土壤学相关记录400条 . 查询时间(1.96 秒)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塞维利亚自然研究所和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在土壤微生物功能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以“Aridity thresholds of microbiome-soil function relationship along a climatic aridity gradient in alpine ecosystem”(SB...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LSCE/IPSL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Field experiments show no consistent reductions in soil microbial carbon in ...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土壤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全球气候变化及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地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威胁着粮食的安全保障和品质。本次会议以“植物改造环境,保障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土壤盐碱化等土壤障碍形成、调控及植物修复的主旨,从“土壤障碍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植物修复机理、修复植物改良设计、植物修复实践与应用等四个方向展开讨论,旨在展示植物修复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应用...
2024年2月28日下午,由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崔金虎教授承担的“十四五”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松嫩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区肥沃耕层构建与产能提升技术集成和示范”中的课题四“半干旱区肥沃耕层构建和节水补灌土壤改良与产能提升技术研究”,在吉林大学和平校区行政楼419会议室组织召开了课题实施方案研讨会。
如何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成为“绿色财富”?2024年2月27日,记者从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获悉:该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创新方法,把秸秆“变”为纯度高达99.4%的阿洛酮糖,为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科研成果科研项目(2011年—2023年)。
2024年2月4日上午,首届土壤科学前沿论坛在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地球科学处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团队揭示了稻田土壤微生物通过选择性利用有机碳分子促进无机态砷向甲基态砷转化(砷甲基化)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近日,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区,IF 11.1)发表题为“Strategy for production of high-purity rare sugar D-allulose from corn stover”的研究论文。陕西省科学院“秦岭百人”辛东林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土壤科学前沿论坛】数据驱动土壤科学新发现。
2024年1月25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与云南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举办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交流会。云南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志明、副院长耿宇鹏,版纳植物园主任杨永平、园副主任星耀武、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范泽鑫以及双方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等60余人参加交流。
学术报告-深翻改良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的原理及应用。
【绿博讲坛】第293期:施氮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际土壤科学领域重要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Nitrogen enrichment stimulates rhizosphere multi-element cycling genes via mediating plant biomass and root exudates...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影响着土壤中多种生态过程的发生。土壤团聚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人为管理和农业实践,其中放牧和开垦可以显著改变土壤团聚体的分布,进而影响团聚体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而微生物作为土壤碳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将进一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因此,了解人类活动对团聚体内微生物的影响对于预测土壤碳库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高寒草地因其独特的特征对气候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