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土壤学相关记录373条 . 查询时间(2.65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系统总结了生物炭催化有机固体废弃物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系列该领域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难点问题。该综述文章发表在《应用催化B:环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
日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首批获选人员名单,全校共有2人获选,均在我院。其中,邢永辉博士(合作导师黄巧云教授/陈雯莉教授,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流动站)入选A档资助,张铭博士(合作导师黄巧云教授/蔡鹏教授,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入选B档资助。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和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 Data Repository)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微胶囊型高分子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以壳寡糖为原料,其特征在于:1)将功能有机弱酸、无机养分盐、硝化抑制剂和壳寡糖溶解于水中,再将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其中,混合搅拌,得到水相;2)将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有机溶剂中,混合搅拌,得到油相Ⅰ;3)将交联剂溶于同一种有机溶剂中,得到油相Ⅱ;4)将水相、油相Ⅰ混合后切割搅拌后形成乳化液,切换置顶搅拌缓慢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H控释微胶囊型高分子盐碱土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由下述原料制成:300份有机高分子、50~100份活性二价阳离子物料、0 .05~5份催化剂、300~2000份有机溶剂、0.05~4份表面活性剂、0.05~2份交联剂、10~250份pH敏感材料和100~1000份水。本发明能够根据土壤pH变化控制释放活性阳离子速率,实现置换盐碱土壤胶粒中的钠离子的长效性,同时高分子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由核芯和包裹于所述核芯表面的包膜层组成。所述核芯包括肥料颗粒;包膜层为羧酸型聚氨酯、磺酸盐基团聚氨酯、硫酸盐基团聚氨酯或亚硫酸盐聚氨酯类材料,所述包膜材料既可以起到通过控制速溶养分在盐碱土壤中的释放速度避免对种苗的伤害作用,同时,膜材上的羧酸、磺酸基团、硫酸基团或亚硫酸基团又可以与盐碱土颗粒上的盐离子相互作用,高效置换盐离子,显著降低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溶性钙,无机养分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得到水相Ⅰ;2)将助表面活性剂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于有机溶剂中混合搅拌,得到油相Ⅱ;3)在惰性气氛和引发剂存在下,将水相Ⅰ,油相Ⅱ和包膜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反相微胶囊悬浮乳液。该盐碱地改良剂能提高土壤缓冲能力,降低土壤pH值,有效降低植物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提高作物耐盐能力。
本发明通过向盐碱土中添加化学肥料、蚯蚓粪、腐殖酸、石膏和混合菌剂,综合改良盐碱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其中土壤中微生物量能够提高80%,为农作物(如玉米)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微环境,同时改变了农作物(如玉米)根系的形态特征,进而提高了农作物(如玉米)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对盐碱的抗胁迫能力,增加了农作物(如玉米)生物量。
利用植物促生菌球状节杆菌 CNA9、荧光假单胞菌 CKD18、滋养节杆菌 Ar13促进玉米、大豆、绿豆等作物生长,并抑制作物小麦纹枯病、果蔬灰霉病等病害发生,基于专利可以开发完成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应用于农业生产。
生物肥料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技术支撑,但生物肥料的技术开发时间周期较长,如何快速评价植物促生菌的应用效果是生物肥料开发的限速步骤,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快递植物促生菌效果评价技术,将生物肥料的效果评价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了1周。
本发明通过将具有生物刺激作用的吲哚环羧酸衍生物与镧系稀土化合物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一种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及增强植物抗病性的有机稀土复合物;本发明将该有机稀土复合物与申嗪霉素和复合氨基酸复配得到的高效肥料增效剂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酸液态肥及其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玉米喷施一种氨基酸液态肥,其中氨基酸液态肥配方简单,使用方便,肥效显著,用于种植玉米可以全面改善玉米的灌浆效果,尤其是显著改善玉米穗表型,提高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籽粒类胡萝卜素浓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种植废弃物清洁转化与高值利用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秸秆热解炭促进厌氧发酵性能及微生物组学特性,实现了秸秆热解炭的高效高值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田有机污染生物消减创新团队揭示了蚯蚓在缓解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向蔬菜迁移方面的作用与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论坛”第六十一期—左娟青年研究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