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自适应光学技术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235 秒)
2021年10月17-19日,“第五届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气光学特性及光传输物理在激光技术、大气探测和光学遥感等领域中的应用,推动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会上,龚知本院士和姜文汉院士分别被授予“大气光学终身成就奖”和“自适应光学终身成就奖”。会议期间召开了中科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学术...
2020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室激光通信团队成功将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地球同步轨道星地相干光通信试验。在中强大气湍流强度下(r0≥3cm),经自适应校正后卫星下行信号光束波前畸变和光束抖动显著抑制,跟踪精度优于亚微弧度量级,波前精度优于λ/10(λ为信号光波长1550nm),保证了空间光至单模光纤的高效耦合,平均单模光纤耦合效率达28%以上。自适应光学校正后,单模光纤平均接...
“第四届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于2019年11月10-12日在四川成都银河云瑞酒店成功举办,与会代表约400人。本届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科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中物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五个单位共同主办;有7家协办单位,包括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为了深入探索大气光学特性及光传输物理在激光技术、大气探测和光学遥感等领域中的应用,探讨现代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空间探测和天文观测中的应用,推动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定于2019年11月10-12日在成都市举办“第四届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
近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饶长辉带领的太阳高分辨力光学成像研究小组,突破下一代自适应光学——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Multi-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 MCAO)关键技术,利用所研制的太阳MCAO系统原理样机与云南天文台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对接,实现对太阳活动区的大视场闭环校正成像观测,在国内首次利用MCAO技术获取到太阳活动区大视场高分辨力实时图像。该试验的成...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开展微观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使用该技术可以观察生物体内的精细结构、动态追踪生物体内组织、细胞、细胞核、蛋白、小分子等不同尺度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研究深层组织高时空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当前成像领域一个前沿问题。应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补偿经由不透明散射、非均匀生物组织传播而引入的复杂波前畸变已被证实是实现上述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首先归纳了深层动态荧光显微成像的需...
“第二届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5-17日在成都绿洲大酒店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得到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多名专家的积极响应,大会参与代表逾三百余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0余家单位和10余家民营企业。
“第二届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5-17日在成都市绿洲大酒店成功举办,与会代表近300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
2013年11月10日至12日,2013年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科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光机所)与中科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光电技术所)联合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中科院研究院所,国内相关领域大学,海洋、天文等80余家单位240余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3年11月10日至12日,2013年大气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光机所)与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光电技术所)联合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国内相关领域大学,海洋、天文等80余家单位240余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目前,使用光电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及大气层进行主动和被动遥感、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对地面和空间目标物体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等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各种光学传感系统的光谱区域覆盖紫外到远红外,工作场景一般涉及长距离大气路径和各种背景辐射,因此,混浊大气介质的吸收、散射效应和大气湍流效应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光学仪器的性能和测量技术的发展。自适应光学通过对动态波前误差的实时探测-...
2011年7月9日,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太阳自适应光学研究小组,在云南天文台1米红外太阳塔上,同时获得了可见光波段(图1)和近红外波段(图2)的太阳黑子高分辨率自适应光学校正图像,为突破太阳多波段高分辨力同时成像奠定了技术基础。这是该小组继2011年3月获得近红外波段太阳黑子和米粒结构高分辨率自适应光学校正图像后的又一重要进展。2011年7月16日,该小组申请项目“云南天文台一米红外太阳...
2010年4月27日,TMT(Thirty Meter Telescope)项目自适应光学(AO)技术代表团AO技术组组长Brent Ellerbroek先生、AO技术专家Corinne Boyer女士与王连起博士一行3人在国家天文台科技处长、中国TMT项目秘书长薛随健研究员和沈志侠助理研究员陪同下,访问了理化所,并进行学术交流。
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太阳自适应研究小组,继9月28日在云南天文台26厘米精细结构望远镜上采用太阳黑子作为信标,首次实现对太阳目标的自适应光学校正后,于10月26日至27日在国内首次采用太阳表面米粒结构低对比度扩展目标作为信标,实现了自适应光学校正,获取到太阳表面米粒结构(图1)和太阳黑子(图2)的高分辨图像。
  在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光电技术研究所饶长辉领导的太阳自适应光学实验小组,于9月28日在云台26厘米精细结构望远镜上进行的自适应光学实验取得初步成果,在国内首次实现对太阳目标的自适应光学校正,获取了太阳表面结构高分辨图像(观测波长为550 nm),验证了自适应光学技术对太阳等低对比扩展目标实现高分辨观测的可行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