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形象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88 秒)
近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海南航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你好!中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标识发布暨“Visit Shanghai!”旅游推广活动。
2023年9月26日晚,德国汉学家、波恩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教授兼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应邀到山东大学作题为“想象中国:德国从近代早期到现在的中国形象”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系孙立新教授主持,50余位师生参加。
本书主要以16-20世纪中国龙文化的西传,以及西方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龙文化的“好奇——理解——丑化——排斥——理解”的接受进程为主线,钩沉“中国龙”这一民族主义概念的起源及流变,勾勒近现代史上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梳理造成这种印象的历史因由。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这些年,西方政客为打压阻挠中国发展,蓄意抹黑孤立中国。西方媒体也惯用偏颇的视角、诡异的滤镜,挑动意识形态之争,蒙蔽外国民众双眼。面对当前“西强中弱”的话语格局以及成长中的大国的“挨骂”困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新移民文学对中国形象的叙事同时受到移民国与中国的影响,其叙事结构、叙事特点都呈现出独特性。在空间叙事学理论中叙述的时间本质悬置于文本之上,新移民作家创作的小说情节不再仅仅具有时间性,反映某个历史时代的内容,而是展示了更为丰富的空间性,指涉了宏观环境的影响。本文把握了叙事学的空间转向,运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新移民文学有关的作品,指出新移民文学对中国形象的解构与重构,并阐述其丰富的艺术意义。
2022年5月13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人类文明史中的中国形象重绘”系列讲座之二——“胡适英文著作中的‘中国形象’”通过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
与其他现代旧体诗词一样,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以现代性品质入史。其实,旧体诗词在抗日根据地是一个巨大的存在,特别是它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可谓情理交融、简约明快,反映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而又自由雄健的价值观和审美风尚,诠释了国家民族的希冀与梦想。这既有助于对共产党领导人及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艺术表达,也有利于新型军民鱼水关系与延安政治形象的形塑。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塑造...
2018年6月23日,第二届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论坛立足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格局,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舆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本届论坛由主旨报告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传播新秩序、媒体和中国的全球形象、国际传...
2017年6月3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峰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庆、《中国日报》总编辑周树春、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卓越教育计划负责人范克森•班...
随着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硬实力已迈上一个新台阶,而软实力水平却仍难与硬实力匹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挨骂”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提升中国话语权的重要环节。“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家机构联合主办,论坛将于2017年6月3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旨在探讨全...
2016年12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康做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形象研究中心,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题为“Changing Global Perceptions of China”(变化中的中国全球形象)的讲座。刘康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思潮、美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西方学术观察、国际关系与国际传播、民意调查等领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大人文艺...
国际国内对中国形象的研究逐年增多,特别在2008 年以后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地区方面,来源于中国、美国、东南亚邻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中国形象研究相对较多. 学科方面,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研究较多,各学科研究侧重点不同,多学科交叉趋势日益显著. 主题方面,词频分析和文本挖掘表明,中国形象研究可归纳为五大研究主题,即形象传播、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管理、企业形象与国际...
近年来美国民众的对华好感度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并有下降趋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本文的系统检验发现,左右美国民众对华态度的实质性因素,并不是其刻板的党派和政治价值取向,而是中国本身发展和综合实力所带来的"客观形象",实地访华或视听媒体选择所带来的"对华观感",以及对中国发展是否构成对美威胁、或盟或敌的判断。因此,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发展壮大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国民文明素养,积极开放和推动不同国...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被后人列为启蒙学者之一,其学说及政治见解影响遍及全世界。尽管在其学术著作中并无专门的书籍文章来探讨中国,但散见于《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书中对中国的评述却不少。在其生前未曾出版的笔记中,也有他对中国问题的思考和评论。尤其是《论法的精神》发表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中国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从孟德斯鸠开始,人们可以看到欧洲从对中国的仰慕出现了...
芬兰人的中国形象启蒙     芬兰人  中国形象  汉学       2017/8/23
提到“芬兰”,大多数人就会联系到“北欧”。从政治地缘学和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划分角度而言,芬兰确实是北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汉学角度而言,芬兰的汉学也确实一部分师承于瑞典汉学。在杨富雷(瑞典)的《北欧视角下的中国形象》[①]。其中提到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通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出的传教士所描绘的形象和内容”依然“深受早期报告和十八世纪欧洲‘中国风’的影响”。“与其他西方人一样,早期来华的瑞典和北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