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新星遗迹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 秒)
2024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脉冲星研究团组硕士研究生张振在导师闫文明研究员指导下,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五颗超新星遗迹进行搜寻,成功发现一颗新脉冲星可能与超新星遗迹G29.6+0.1成协。相关成果已正式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CPL 2024, 41 (2): 029701),并被评选为“编辑推荐”。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赵赫、姜碧沩教授等人利用LAMOST和APOGEE等项目数据,建立了一个包含130万颗恒星的样本,这些恒星覆盖了32个河内超新星遗迹,约占银河系内已知遗迹总数的10%。赵赫等人准确测量了其中15个遗迹的距离,获知了7个遗迹的距离范围,并研究了超新星爆发对星际尘埃的影响。星际尘埃作为星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了星系中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尘埃可以触发恒星的形...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2019年10月22日发布德国X射线空间望远镜“eROSITA”传回的首批图像,揭示了隐藏的宇宙之美。该望远镜观测项目有望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此次发布的X射线图像展示了邻近银河系的大麦哲伦星云以及距地球约8亿光年的两个星系团。图像中,大麦哲伦星云呈圆形红色结构,里面的超新星遗迹清晰可见;代号为A3391和A3395的两个星系团呈蓝绿色,正在发生相互作用。
新星遗迹距离的测量方法通常依赖于特定条件,如其周围存在分子云,其冲击波位移可观测到,或有与之成协且距离已知的天体(e.g.OB型星,脉冲星等)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综合研究团组研究人员以红团簇星为标准烛光测量了一批银河系第一象限内超新星遗迹的距离。红团簇星是处于氦核燃烧阶段的小质量恒星,其光度基本不变,是可靠的距离尺子。星际介质如尘埃、气体,会吸收和散射视线上的星光,使得观测亮度暗于天...
新星遗迹是大质量恒星(> 8M⊙)或者双星系统演化到后期,因爆炸产生激波并向外抛射大量物质,同时激波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天体。超新星遗迹对整个银河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如重金属元素在星际介质中的扩散。我们的地球,动植物,人类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大部分来源于超新星爆炸。如果没有超新星爆发,可能就没有行星,也就没有人类文明。迄今,太阳系仍在在年老的超新星遗迹(Local Bubble)中航行,人类祖...
新星遗迹的演化一直困扰人们多年,而只有磁流体模拟能细致地告诉我们它的历史。最近,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利用磁流体模拟成功解释了一个超新星遗迹的射电演化,同时预言其存在未被发现的壳层,而后续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发现这一预言是正确的。该研究第一作者为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张孟飞,合作者包括他导师田文武研究员、Leahy教授、朱辉博士、崔晓红副研究员以及博士生单素素。
Type Ia型超新星被用做宇宙的“标准烛光”。基于Ia型超新星的观测,天文学家揭示了宇宙的加速膨胀。然而,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一直没有获得观测上的证认。目前国际上有两类主流的前身星理论模型:(1)单简并模型-白矮星吸积周围伴星(主序星或红巨星)的物质,达到Chandrasekhar质量上限后发生热核反应(即超新星爆炸);(2)双简并模型-处于双星系统中的两颗白矮星并合而后发生热核反应。这两大类前...
有140余位研究人员参加的费米望远镜超新星遗迹项目旨在探索超新星遗迹在高能波段的性质,这有助于科研人员理解超新星遗迹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宇宙线的起源。该巡天项目组已于2016年5月24日在ApJS(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发表了他们的首个超新星遗迹源表文章
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核心能源消耗殆尽,此时,恒星将发生塌缩并引起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之后,抛出的物质向外膨胀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形成了延展状的所谓“超新星遗迹”。超新星遗迹是最可能加速星系中宇宙射线的候选体。在十亿电子伏这个能量量级上,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过去5年内已发现了多个超新星遗迹。通过对这些超新星遗迹的研究,天文学家发现,一些中年的超新星遗迹比年轻的更亮。那不同年龄的超新星遗迹的伽马...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将于2014年10月12日在国际天文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ApJ)上发表最新成果:利用最新的空间红外设备Herschel、Spitzer和地面VLA射电望远镜巡天观测数据,详细研究了非常有趣的一颗超新星遗迹W49B(G43.3-0.2)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周围环境。文章第一作者是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综合团组博士研究生朱辉, 合作者是其导师田...
利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科研人员对超新星遗迹IC 443进行了CO三条分子谱线的观测。整个OTF观测覆盖了2.25平方度的天区,首次揭示了环绕这个超新星遗迹北部的连续分子壳层结构和遗迹东侧的离散分布的分子云团块结构(f7a)。认证出具有【-5,-2】km/s的分子云气体与这个超新星遗迹有物理联系并且位于遗迹的前景(f11b)。利用WISE和2MASS红外数据...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田文武与合作者LEAHY教授使用澳大利亚致密阵射电望远镜的中性氢巡天数据,结合最新的银河系内区观测及模型,对在银心方向新发现的甚高能伽玛辐射源/超新星遗迹成协系统G349.7+0.2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之前被大家所接受的这一系统处于22kpc的观点并不正确,实际上,它位于远3kpc旋臂的近端(约11.5kpc)。因为这个新的观测结果, SNR G349.7+0.2不再是属...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田文武与合作者Leahy教授使用美国甚大射电望远镜阵巡天的数据,将他们改进的中性氢吸收谱测距方法应用于有罕见甚高能伽玛辐射的复合体W51,研究了W51中各组成天体之间的几何关系,发现以前广为认可的高速中性氢(HI)云与超新星遗迹(SNR)W51C成协的关系并不存在,这直接动摇了W51中甚高能伽玛辐射起源于超新星遗迹与临近分子云相互作用的流行观点。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天体物...
记者2011年7月1日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国家天文台和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一项历时十年的合作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科学家们利用我国新疆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完成了对银河系的巡天观测,测量了银河系弥漫的偏振辐射和一大批天体的物理性质,并发现了两个大的超新星遗迹
2007年3月1日,在美国出版的国际著名天文学刊物《天体物理快报》(ApJL)上,发表了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田文武博士与美国及加拿大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一项新成果:首次给出观测上的证据,表明古老的超新星遗迹与大质量星云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甚高能宇宙伽玛射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