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艺美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文艺美学 文艺批评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24 秒)
论坛于2019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福州召开。本次论坛由我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共同发起和主办,我校文学院和文艺批评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十月文学院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张江,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社会科学...
南开大学文学院2019年硕士自命题文艺批评文艺写作考试大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批评在促进文艺的多样化发展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在引领多样化的文艺的科学发展上却几近“失语”。要真正摆脱这种困境,就不但要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而且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科学发展。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正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重要的“软实力”,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文化生态环境也因为当今社会剧烈变革中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而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很显然,今天的中国文化生态环境同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与1980年代、1990年代的状况有着很大不同,甚至和几年以前也存在显著区别。如果说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文化生...
文艺批评批评家的堕落已经是显在的事实,而对文艺批评批评家的拯救却屡救屡败。造成批评批评家的堕落最主要原因是,当下批评环境的“恶劣”。而所有的“拯救”往往注目于批评家的个人“素养”,却不在批评生态的改善上着力。笔者以为,批评生态的改观其实最容易不过,就是需要媒体敢动真格的作为。
新时期的文艺批评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从批评发展的过程看,从80年代初充满思想解放激情的启蒙主义批评话语,到“重写文学史”的提出;从对“五四”文化运动是否导致传统的“断裂”的研究,到90年代初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从语言论转向下的文体批评的兴起,到具有反思性的政治化的文化批评的流行;从消费主义支配下的时尚化的文化研究,到近年来对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的批评与讨论……是有针对性的、有现实感的,...
时代的变迁给文艺生态带来深刻的变化,今天整个文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时代语境和社会语境,与文艺创作一样,文艺批评同样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矛盾,批评家如何面对市场和大众传媒,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重新认识批评的意义与核心价值、批评标准,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日前,童庆炳、孟繁华、陈晓明、王一川、田青、孟京辉、刘索拉、傅谨、尤小刚、马继红等50余位文艺批评家、作家、艺术家,汇聚...
拿什么救赎文艺批评          2007/8/29
朱庆华在《江汉论坛》2005年第7期撰文认为,拿什么救赎文艺批评家?这似乎并不危言耸听,只要冷静凝视文艺批评的现状,再掂量掂量文艺批评家的责任,你也许会觉得在今天探讨这一话题是颇有意义的。 当下的文艺批评界之所以常有这样的石破天惊之举,时不时冒出些耸人听闻的论调,根源仍在于批评家们的涵养问题。在文学市场中,作家、批评家、读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说作家是卖方、读者是买方的...
目前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两种文艺批评观,一种是客体论的批评,另一种是主体论的批评。客体论的批评主要偏重于对作品的本体价值的判断,主体的作用仅仅在于是否对作品内涵阐发得精当和透辟,这是一种主体“失落”的批评论。近年重新兴起的主体论的批评与客体论相反,它强调以批评主体为尺度,在文艺批评中高扬自我,文艺批评变成了主体意识的构想,这是一种客体“失落”的批评论。这两种批评观,因各自抓住了批评主客体的一个方面,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