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耕作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耕作学 水稻相关记录116条 . 查询时间(0.436 秒)
2023年9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举行“水稻全量秸秆秋水切埋还田技术”现场测产。结果显示,水稻亩产达到658.9公斤,比全量秸秆春旋还田、半量秸秆春旋还田分别增产10.2%和17.7%。该技术配套农机现场作业显示,秸秆压埋率95%以上,稻田表面基本无残茬,不搅浆、不破坏土壤结构。同时,对比春季还田,显著降低甲烷排放,秸秆腐解率提高15%以上。
2022年7月22日,《科学(Science)》杂志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研究成果。科研团队从碳-氮协同调控作物产量出发,鉴定到水稻中一个重要转录因子OsDREB1C,发现该转录因子可同时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此外,OsDREB1C可使水稻提前抽穗,实现高产早熟。
为进一步做好亚夫科技服务专项“六合区稻-肥轮作水稻绿色生产模式创建与示范”技术推广工作,2022年1月21日,由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亚夫科技服务团组织的“六合区水稻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会”在项目基地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何玉奎和六合区农业农村局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徐丽萍分别作题为“耕地轮作休耕技术和政策解读”、“开展化肥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
温度是影响水稻品种形成和地域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稻低温耐受性较弱,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和淮河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粳稻低温耐受性较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东北部。目前,学界对籼、粳稻低温耐受性差异的分子基础已有一定的了解,低温感受器编码基因COLD1在籼、粳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OLD1中单个核苷酸变化能够明显改变水稻的耐寒性。低温感受器下游信号通路众多,但哪些...
大米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PDR)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粮食安全和就业的关键。全国80%以上的农民种植水稻,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左右。然而,老挝的山地地形、季风频繁的热带气候、土壤侵蚀、缺乏合适的水稻品种以及化肥使用不足限制了水稻产量,威胁着这个农业社会的生计。由于该国72%的水稻种植地区依赖于自然降雨,预计在不断变化的气候下日益变化的降雨模式将对水稻生产产生破坏性影响。
2020年10月9日,院水稻所与微生物所邀请有关专家,对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联合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奁田村示范基地,开展的“香菇-优质稻”高效轮作模式及菌渣还田量试验示范的一季晚稻试验示范,进行机收实割测产。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根系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水稻根系生长性状和生理活性的特征。结果表明:2 a中垄作稻鱼鸡共生不同处理间水稻根系形...
为推进2019年省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顺利实施,2020年4月26日,我院稻麦生态种植团队举办绿肥-水稻轮作化肥减量轻减栽培技术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泰州市、海陵区、姜堰区农业农村局的植保站、耕保站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及技术规范进行讨论。我所副所长陈志德、科管科主任冯亚明及稻麦生态种植团队成员参会。
2020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院青年英才杨建军“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科研团队利用同步辐射技术针对稻田-水稻系统中重金属铬污染控制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秸秆还田过程释放的大量溶解性有机碳,可诱导有机铁氧化物复合体形成,并在高有机碳负载量的条件下会抑制土壤有机铁氧化物固定重金属铬(III),增加土壤重金属铬的生物有效性及环境风险;同时发现硫素营养可改变水稻根表铁膜结构,提高对重...
2019年12月14-15日,第六次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群工作会议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泰安举行。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党支部书记梁天锋研究员一行3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9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院青年英才杨建军“分子环境土壤科学”科研团队利用同步辐射技术揭示了硫营养可通过水稻根表铁膜降低重金属铬生物有效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结果对于合理施用硫肥优化水稻根系铁膜结构并防止Cr向水稻体内转移,从而实现超标稻田的安全利用和防止稻米污染具有重要意思。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危险废物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
水稻保墒旱播技术是今后我区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技术。“优势粮食绿色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子课题“水稻轻简栽培技术模式研究”针对宁夏水稻保墒旱播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水稻保墒精量穴播耕播一体化的相关研究,并研发了配套机械,利用北斗导航技术,今年进行了多点示范,效果显著。为了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该课题组于9月6日举办了现场观摩暨培训会、来自平罗、利通区、青铜峡、灵武、永宁的农技人员、种田大户190多...
为了解国家调低稻谷保护收购价后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状况,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4省水稻专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稻区2018和2019(预测)两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双改单”和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而湖北和河南面积略有增加。稻区内2018年稻谷销售进度明显滞后于上年同期,稻谷价格也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受国家保护价下调影响。而优质稻谷销售进度和价格受影响较小,...
为探究冬种不同作物、水旱轮作措施对稻田丰产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本研究设置5种种植模式,即紫云英-早稻-晚稻(CRR)、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稻(RRR)、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马铃薯-早稻-晚稻(PRR),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稻田CH4、N2O的全年排放通量,研究基于冬季不同作物的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及温室气体排放...
【目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趋明显。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模拟调整作物耕作和栽培措施,为有效减轻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负效应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5次工作报告中未来可能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BCC_CSM模式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选取RCP4.5和RCP8.5两种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与作物模型CERES-Rice耦合,筛选出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福建省各稻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