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毒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病毒学 双生病毒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116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解析了双生病毒利用同一个开放阅读框翻译产生两种不同定位的蛋白抑制植物不同防御反应而致病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鉴定了由两个不同的转录因子组成的抗病分子模块,并揭示了该模块参与植物抗双生病毒侵染的工作机制,为作物双生病毒的防控提供了重要靶标和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李飞教授团队构建了国际首个双生病毒-植物-昆虫数据库GPIBase(Geminiviridae-Plant-Insect Database),研究成果“GPIBase: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geminivirus-plant-insect research”在线发表于 Molecular...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率先发现双生病毒可以时空调节植物的应激反应,适时操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促进病毒积累和侵染的新机制。该研究为深入了解植物应激反应在病毒侵染中的调控以及抗病毒分子靶标的筛选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上。
2022年11月29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周雪平团队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最新影响因子10.372)上发表了题为“Geminivirus satellite-encoded βC1 activates UPR, induces bZIP60 nuclear export, and manipulates ...
2022年7月29日, 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最新影响因子10.372)上发表了题为“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geminiviruses in China”的论文,该论文系统总结了双生病毒在我国的发生、分布和传播特点,并提出了防控策略。
近日,青玲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病原学权威期刊PLoS Pathogens发表题为“Geminivirus C4 proteins inhibit GA signaling via prevention of NbGAI degradation, to promote viral infection and symptom development in N. benthamiana”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
2022年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单位,首次发现植物病毒可以激活植物的DNA主动去甲基化机制来逃逸植物DNA甲基化介导的防御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近日,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戚益军团队合作发现双生病毒能够利用植物的DNA糖基化酶去除病毒DNA甲基化从而增强其致病性,相关研究论文“Geminiviruses employ host DNA glycosylases to subvert DNA methylation-mediated defense” (双生病毒利用寄主DNA糖基化酶逃逸DNA甲基化介导的防...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分子植物病理学(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在线发表论文,揭示了本氏烟I型WRKY转录因子在桑花叶型矮缩相关双生病毒诱导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机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雪平团队在《植物科学趋势》上概述了双生病毒卫星DNA如何破坏植物的抗病毒兵工厂从而实现病毒有效侵染和传播的研究进展。作为一类专性寄生物,双生病毒—卫星病害复合体仅编码7个蛋白,需要依赖与寄主植物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复制、转录和系统移动等生活史。双生病毒侵染植物后,调控寄主的细胞周期、磷酸化介导的信号转导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与病毒互作实验室揭示了双生病毒蛋白通过影响植物的细胞周期促进病毒复制并产生症状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病原体(PLoS Pathogens)》上发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雪平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LoS Pathogens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双生病毒致病新机制。该研究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梅玉振,通讯作者为周雪平。云南番茄曲叶病毒(TLCYnV)是团队从云南番茄上分离到的双生病毒,其基因组序列与中国番茄曲叶病毒(TYLCCNV)具有87.7%的同源性,若将TLCYnV和TYLCCNV的C4基因除去后进行同源比对,基因组的同源性高达97.2...
双生病毒是一类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单链环状DNA病毒。本文对从湖南采集到的6例(洋姜、番茄、萝卜、赛葵、甘薯、牵牛花)疑似双生病毒侵染的植物叶片进行了分子鉴定。利用滚环扩增技术(RCA)对样品DNA进行扩增, 分别对其RCA产物进行酶切, 并将酶切得到的片段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 结果显示番茄样品中的病毒分离物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相似性最高(99%), 牵牛花样品中的病毒分离物与甘薯卷叶病毒...
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平台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低成本、深度测序DNA的解决方案, 2009年该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植物病毒学领域, 包括新病毒的发现, 病害病原的鉴定, 病毒基因组多样性及进化的研究, 显著加快了植物病毒学的发展进程。迄今,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成功鉴定了上百种新的植物病毒和类病毒双生病毒是一类对多种作物造成毁灭性危害的D...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