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双黑洞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16 秒)
基于现有地球轨道高精度星地/星间测距、测月系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引力波实验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引力波轨道共振效应,实现超大质量双黑洞并合引力波信号有效探测的高度可行方案。该方案整合现有测距、测月任务观测数据,在无需额外投入情况下推进了未来数年内uHz-mHz频段引力波观测的研究。近期投入应用后,即将并合的SDSSJ1430+2303双星系统,有望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孤立超大质量黑洞并合事件,...
2022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牵头的研究团队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对一个即将并合的双黑洞候选体SDSS J143016.05+230344.4(以下简称J1430+2303)进行了首次高分辨率成像观测,研究了该天体并合前的射电结构和辐射状态,对今后对比研究双黑洞合并前后的辐射和动力学特征提供了...
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组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这是天体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主要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
近日,由安徽师范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这是天文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安徽师范大学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组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这是天体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天体,具有独特的时空结构,进入其视界面的所有物质包括光线都无法逃脱。当一个恒星运动到太靠近黑洞的位...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团组成了对于平方公里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时代引力波探测的前瞻性测算,首次量化了SKA引力波源样本的红移期待值,揭示了SKA仅需要监测少量(约20颗)高质量毫秒脉冲星就能够系统研究超大质量双黑洞的红移演化。不同颜色的点代表不同红移的超大质量双黑洞,不同颜色的线代表SKA运行一段时间探测引力波的阈值,点在线之上代表能探测到该引力波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完成了对于平方公里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时代引力波探测的前瞻性测算,指出SKA可以通过对少量(约20颗)高质量毫秒脉冲星的监测,首次量化了SKA引力波源样本的红移期待值,揭示了SKA系统研究超大质量双黑洞相对于红移的演化的巨大潜力。
最近,一组波兰天文学家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Monthly Notice of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公布了一个具有奇特射电结构的星系CGCG 292-057。观测显示:(1)该星系处于星系合并的晚期;(2)在>过去一亿年内,其射电喷流显著改变指向,然后发生中断;(3)新的喷流在大约一百万年前重新开始喷发。这类天体的发现,证实了北京大学的刘富坤教授和吴学兵教授等人早...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星系宇宙学团组研究员刘祥等科研人员通过申请美国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首次在22GHz和43GHz频率上观测了类星体PKS1155+251。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MNRAS,2017,471,1873)上。 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高分辨率观测结果显示,此类星体除了中央致密射电核(成分C)外,南部的最亮成分(S1)在这两个频率上呈现...
借助一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的超强能力,美国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7.5亿光年外两个超大质量黑洞互绕运行的情景。 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2017年6月27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两个黑洞位于一个编号为0402+379的椭圆星系中央,彼此相距仅24光年,总质量达到太阳的150亿倍。初步计算结果显示,它们互绕一圈需3万年。
据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官网消息,该团队在2015年6月对处于剧烈爆发状态的天鹅座V404黑洞进行了观测。他们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光学红外望远镜——加那利大型望远镜(GTC)对其进行了光学测量。其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天鹅座V404是一个距地球约8000光年的双黑洞系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黑洞系统之一,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0倍,它不断吞噬着来自其伴星的物质。物质源源不断地被吸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近日,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闫昌硕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戴新宇、北京大学于清娟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此番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的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出了新方向,并对理解星系和类星体的形成演化以及进一步研究引力波和基本引力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闫昌硕和合作者发现在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的超大质量双黑洞。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上(Yan, Lu, Dai, & Yu 2015, ApJ, 809, 117; DOI: 10.1088/0004-637X/809/2/117)。
近日,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闫昌硕和合作者发现在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的超大质量双黑洞。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天体物理杂志》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上(Yan, Lu, Dai, & Yu 2015, ApJ, 809, 117; DOI: 10.1088/0004-637X/809/2/117)。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台(SAO)联合举办的“一周最佳图片(PICTURE OF THE WEEK)”将北京大学天文系刘富坤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后李硕以及客座教授Stefanie Komossa于2014年4月22日发现星系中超大质量双黑洞的有关图片选为本周最佳图片,并以Binary Blackness(黑暗双剑客)为题作入选主题介绍:“很多恒星都是双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