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防护林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防护林学 沈阳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作为对我国首创性、标志性生态纪念日的献礼,2023国际防护林学研讨会在沈阳落下帷幕。
我国“三北”地区的防风固沙林在维系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但受气候暖干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的影响,防护林出现了普遍衰退死亡的现象,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在未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水力学相关功能性状对树木适应和响应干旱具有至关重要影响,而树木径向生长动态是树木适应响应环境的重要综合表现形式,通过将树木年轮分析和水力学相关等关键功能性状研究相结合,可为揭示树木对干旱等的适...
农田防护林可以通过改善小气候、保护黑土地和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来增加农作物产量,深入了解农田防护林增产效应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林带结构是农田防护林增产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现有的野外观测和遥感方法很难在大尺度上量化林带结构和增产效应,林带结构对增产效应的影响仍不明确。
农田防护林可以通过改善小气候、保护黑土地和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来增加农作物产量,深入了解农田防护林增产效应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林带结构是农田防护林增产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现有的野外观测和遥感方法很难在大尺度上量化林带结构和增产效应,林带结构对增产效应的影响仍不明确。
邓继峰,男,1984年生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入选“天柱山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08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期间,2010年-2011年台湾中兴大学国际农学硕士学程,交换生;201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获博士学位;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13年-2...
气候变化引起的直接效应(如温度升高、季节性降水、风模式以及大气的稳定性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火行为、火发生季节以及可燃物的含水量,进而影响林火干扰的特征(fire regime)。另外气候变化也可以通过改变树种组成和可燃物的特性来间接改变林火干扰的特征。然而在直接的气候-火关系模型以及动态全球植被模型中,气候变化的间接效应常常被简化或者忽略。这可能会导致当前对气候变化情景下林火干扰特征预测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大范围地区干旱加剧,已造成大面积的森林衰退死亡,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该现象更为严重。杨树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树种,对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杨树防护林存在严重的衰退死亡问题。尤其是在水分较为匮乏的地区,杨树树冠从上至下枝条枯死的现象非常普遍,但相关生理学机制还有待明确。鉴于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科尔沁沙地的小青杨防护林为对...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近五年的科研项目。
2018年8月1日至4日,2018国际防护林学研讨会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0周年发展论坛在沈阳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春峰,辽宁省林业厅党组成员陈杰,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处长段晓男,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姬兰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朱教君、副所长方运霆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等国家的230余名防护林学研究的专家...
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该树种于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辽宁省章古台最先引种成功,之后在“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我国第一代樟子松人工林大部分已进入中龄、近成熟期或成熟期,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西...
2018年1月17日,“防护林学”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我所召开。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以下简称“三北局”)张炜局长、刘冰副局长、解树民处长、高森处长,我所朱教君副所长(主持工作)、方运霆副所长、卓君臣处长及防护林学骨干人员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我所科技处处长卓君臣主持。首先,方运霆副所长代表研究所对三北局张炜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本次学术交流研讨会的目的和意义。之后,张炜局长介...
2016年12月2~3日,防护林学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东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11家单位的50余人参加了会议。山东建筑大学鲁敏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陈伏生教授和朱教君分别作题为“室内化学污染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城市防护林氮磷削减理论与营建技术之探”和“防护林学研究框架”的学术报告。
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试题。
本报沈阳10月8日讯(记者毕伟 通讯员李坤)防护林是人为途径实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最普遍、最有效的生态工程,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生态恢复的质量和进程。我国是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以国家运作方式开展大尺度防护林建设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性防护林营造从未间断,目前防护林累计面积达4420万公顷,占人工林面积80%以上,数量和规模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世界范围的森林衰退成为全球环境发展的七大难题...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典型人工用材林与防护林衰退机理及可持续经营研究”研讨会于近日在辽宁本溪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典型人工用材林与防护林衰退机理及可持续经营”研究组举办。朱教君研究员、汪思龙研究员、曾德慧研究员共同主持了会议。沈阳生态所3个创新课题组的14位研究人员参加会议并做了研究报告。 朱教君研究员做了项目综述报告,介绍了项目总体概况并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