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 脑相关记录86条 . 查询时间(0.468 秒)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领域之一,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沿新兴技术,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2024年1月17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集成电子和生物界面实验室采用新方法制造出一种传感器,能记录人类以及一系列动物模型中大量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分辨率精细到一至两个神经元。
2023年9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十期“未来科学沙龙”在3号楼1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沙龙由屠强研究组的博士生单昭君担任主讲,她以“Brain-Computer Interface脑机接口”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进程、标志性研究近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沙龙由屠强研究员主持,中心30余位师生出席了本次活动。
2022年7月2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心脑跨器官代谢调控”项目启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立基大厦A座第16层1610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顺利召开,专家组组长王晓群教授主持项目启动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暨南大学鞠振宇教授、苏州大学时玉舫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韩晓教授、北京大学郑乐民教授、海南大学罗海彬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赵玉政教...
脑机接口可以帮助重度残疾患者恢复对外交流的能力,也是未来人机交互的新途径。植入电极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具有更高的通信带宽,但开颅手术的广泛创伤给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带来了障碍。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洪波课题组和解放军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合作,通过手术前的功能磁共振影像精准定位目标脑区,只用3个颅内电极实现了微创植入脑机接口打字,速度达到每分钟12个字符,每个电极的等效信息传输率达到20比特/分...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刚团队与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刘宏团队在脑胶质瘤医工交叉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工程化外泌体负载磁性纳米颗粒的铁死亡疗法,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5月5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科学》。
新闻中心讯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振纲教授率领由马通、王琮民和王磊等博士组成的课题组,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等资助下,经3年多攻关,近日在大脑皮质发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同为灵长类的人类和猕猴的“大脑皮质的抑制性神经元”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基底神经节隆起部位,而不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来源于大脑皮质本身。该成果可能为...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教授研究团队经多年努力,发现一种被称为 “重组ADAMTS13”的药物可以促进脑卒中后血管新生和功能重塑,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4月20日,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血液》(Blood)杂志,近期将作为封面文章刊登。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哺乳动物的大脑由数目庞大、种类丰富的细胞所构成。不同细胞类型在分子、结构、功能等多个层面上彼此迥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由精密的遗传程序指导所产生。近年来,各类新型遗传策略和工具的发明与应用,显著推进了神经环路的发育、连接、生理功能以及病理改变等各个方面研究的飞速发展,大大加深了我们对大脑功能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认知。
近日,罗马大学与意大利技术研究院联合造出3D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作为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的研究模型,有望在体外研究该疾病的分子机制并测试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and Disease)期刊上。
2021年4月28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学术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圆满落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类脑计算与仿人智能领域的专家受邀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共同探讨类脑研究领域关于感知、学习、决策信息处理的新机制和新模型。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黄子罡教授主持论坛。
大脑是生命体中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之一,代谢网络的信号传导与调控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基础,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精神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脑中代谢调控网络涉及的代谢物种类多样,理化性质各异,且这些代谢物的含量差异大,因此对脑代谢网络的成像表征与分子功能识别是具有巨大挑战的课题。
“过去每个月要发病20多次,这个月仅在系统关闭做对比研究时发作了1次。”4月19日,首位接受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闭环神经刺激器植入手术的癫痫患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出院。浙江大学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团队负责人之一、浙大二院神经外科教授张建民介绍,经过一个月密切跟踪观察,综合分析各项脑电数据及临床效果,结果令人满意,是我国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在难治性癫痫诊治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研究结果显示,人血清白蛋白药物递送纳米系统可显著提高治疗药物的入脑效率和脑内滞留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显示,该纳米药物可改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挽救记忆障碍,减缓疾病的发病进程。长期以来,当大脑因疾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把药物送达所需的脑组织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当前,脑科学的研究已经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脑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已成为国际最为重视、投入最大的热点课题之一。国际脑科学研究主题是“认识脑(主要是揭示脑的功能),开发脑(脑潜能开发与心理素质提升),保护脑(主要是脑疾病防治与脑健康维护),创造脑(主要是人工智能)”。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脑科学计划”,从“认识脑”、“保护脑”、“模拟脑”的角度作出了战略布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