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智识史 科学社会史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国外科学技术史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科学技术史 利用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495 秒)
2021年6月1至2日,2021年云南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培训班在昆明举办,来自国内多名工业遗产领域知名专家和省工信系统、部分企业的专家负责人共计70多人参加会议,8位专家学者作了辅导讲座。培训班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机械总院集团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和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承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为支持单位。
2021年4月17日至18日,“搜集、整理、利用:中国近代纺织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纺织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筹)主办,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专题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武汉、青岛、南通等地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就近代纺织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学术交流。
28日,献礼世界遗产大会·福建土楼(南靖)保护与活化利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新闻发布会在福州举办。据悉,竞赛活动以“新时期福建土楼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为主题,旨在对福建土楼历史建筑进行创新的保护性开发及综合利用,以点带面,带动示范土楼一带区域乡村经济产业的振兴。竞赛组委会主任、南靖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志勇致辞称,举办该赛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土楼的保护与活态利用,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献礼,全力打造南靖全域旅游发...
丽水学院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件物质篇第一章 核子反应与核能利用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编纂的国内首部CCUS术语词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词典》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该书由李小春研究员担任主编、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彭斯震主任和白冰副研究员担任副主编,我国CCUS领域一批专家学者担任编委。
能轻松做出各种高难飞行动作的鸟类一直是让科学家们着迷的研究对象,关于鸟类的仿生研究从古至今也几乎从没间断过。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日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安装在鸽子头顶的一个摄像头,研究为何鸟类能够快速、准确无误地穿过茂密的树林或障碍。其成果或将有助于开发更智能的自动飞行系统或机器人技术。相关研究近日公布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实验生物学学会年会上。
根据日、韩两国的古医籍书志资料、重要图书馆藏书目录的记载,从品种数量、成书年代、现存传本、馆藏情况及利用途径等方面,对1912年以前的12 275种日本医学著作和1910年以前的416种韩国医学古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日、韩两国医籍中数量最多的都是临证各科医书,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注重临床实际运用和经验总结的特点;日本古医籍主要成书于17-19世纪的300年间,韩国古医籍中超过半数成书年代记载不详;...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历史学家表示,史前人类利用一个基于石制环形标记的原始“导航仪”实现在英国境地的导航。借助于由建在小山顶上石制建筑构成的复杂网络提供的精确导航,他们能够准确穿行于居住地之间。
如何利用旁证性数据?     利用  旁证性数据       2009/3/20
在当今世界,有数据走遍天下,无数据寸步难行,因为,道理是需要数据来支撑的。在自然科学中,一般用科学实验来获取数据。在社会科学中,一般用社会调查来获取数据。无论科学实验还是社会调查,都耗资不菲,而且需要相当的时间。有时候,我们没有经费、没有时间去获取那么细致的硬数据,但在讨论、论证的过程中又需要用数据说话,怎么办呢?此时就需要利用一些“旁证性数据”。这里,旁证性数据指的是能够为当下讨论的论题服务、但...
上编谈到,先秦时代“物宜”的概念已经出现,但还没有看到这一原则在耕作栽培中具体运用的记述。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如我们在前两章中已经看到的那样,“因物制宜”的原则已经贯彻到农业生产的一切环节中去。“因物制宜”原则在农业生产中的确立和贯彻,是以对农业生物特性认识的深化为前提的。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了这个问题,本节第一部分介绍当时人们对作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特性和机理的认识,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认识来因...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亩,一亩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根苗)[苗根]。故其诗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除草也。(秄)[芓],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耘下种...
上编曾经谈到,先秦时代,尤其是战国以前,没有独立于播种之外的土壤耕作,因此,最早的施肥方法很可能是在播种时把肥料和种子一起下到地里,与后世的种肥相似。到了《氾胜之书》时代,随着牛耕的推广,“耕、摩、蔺”耕作体系代替了“耕—耰”体系,施肥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主要在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之于土壤,这就是基肥。
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大体在400—750毫米之间。这虽然不算太少,但季节分布很不平均,降雨集中在高温的夏秋之际,漫长的冬春雨雪稀缺,尤其是春季风沙多,蒸发量大,极易造成干旱;降水量年变率大,又加剧了这种状况。在《齐民要术》中常见“春多风旱”(《耕田篇》)、“春雨难期”(种胡荽篇)、“四月亢旱”、“竟冬无雪”(种葵篇)等话头,表明干旱是当时农业的最大威胁。因此,抗旱保墒成为发展黄河流域...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先秦农学中很有特色的一种理论,而其意义则超越了传统农学的范围。它起源很早,《逸周书·大聚》载周公旦追述的“禹之禁”,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表明这种思想和实践在我国从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过渡时即已产生。在先秦古籍中,有关记载比比皆是,在七十年代出土的云梦秦简中也有这方面的条文。现分别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利用     我国  历史  土地利用       2014/3/14
人们从事农业活动,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对土地的利用,这就是所谓“相地之宜”。随着农业活动的发展,特别是对自然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土地利用的方式也在逐渐变化,一般说来是从以适应为主转向改造自然。这个转变是缓慢的,它是我国整个历史的缓慢发展的一个侧面。农业活动基本上是种植和养畜两大部门,而我国传统的农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种植业在广义的农业中占了极大的比重,而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历史初期已很明显。在古代从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