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光学工程 科学家相关记录137条 . 查询时间(0.77 秒)
如果在一次聚会中,你随手把手机放到桌子上,它就在众目睽睽之下逐渐消失了,这是不是很酷?而在工业或军事领域,这也是救生技术的一部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9日报道,最近,美国和中国多家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技术,能让材料自动识别它周围的环境,适应并模仿周围环境。相关论文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照明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光生物、光化学应用研究论坛定于2014 年10月9—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此次论坛是中国照明学会第二次承担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的高级别的专家论坛。会议内容将深入探讨光生物、光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健康光环境的研究与进展,照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光污染的产生、影响与治理,夜景照明对园林生态环境、古建筑的影响,光生物辐射安全性及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密度光存储实验室魏劲松研究小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首次利用硫系薄膜实现高分辨率的灰度图形光刻。相关研究成果已作为专栏文章全文发表于《自然—光子学》杂志。该项研究首次发现,利用激光直写在硫系薄膜形成表面浮雕结构,通过精确控制激光脉冲能量可以得到不同高度和尺寸的浮雕结构,不同高度和尺寸的浮雕结构产生不同的反射(透射)光谱,利用该效应形成灰度光刻,并成功在Sb2Te3薄膜...
最近,北京大学工学院席鹏特聘研究员课题组联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Dayong Jin教授课题组和美国普度大学J Paul Robinson课题组,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发光寿命可调的的上转换纳米晶粒子τ-dot,可以利用其荧光寿命,实现新的时间维度光学编码。
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互动与绘图”(BIG)项目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系统,能让用户在一个交互界面上体验到多部位的触觉感受(多点触觉反馈),而无需碰触或拿着任何设备。这种系统将在2013年10月11日召开的“世界人机界面创新大会”上亮相,相关论文将提交用户界面软件与技术(UIST)专题讨论会。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年9月3日(北京时间)报道,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和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FAU)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模仿蝴蝶翅膀的微观结构,开发出一种小于人类头发丝宽度的纳米级光子晶体设备,能同时适用于线性和圆形偏振光,使光通信更迅捷更安全。
2013年8月30日,中科院举行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颁奖仪式暨外国专家座谈会。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徐科和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Dimitrii Zherebtcov、中科院物理所徐红星和瑞典隆德大学博士Ulf Hakanson、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Jannie M.R Danielsen等6对中外研究人员获此殊荣。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谭铁牛等出席会议。与会外国专家对中科...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框架中,光速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这个宇宙中的“极限速度”一直是科学家突破的目标,如果我们无法实现超光速运行,那么是否可以将光速减慢?来自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将光“困”在晶体中长达60秒,该技术是实现并提高量子通信技术的关键一步。
v俄杜布纳科学城的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神奇的纳米涂层材料,用这种涂层材料处理过的物体表面,可以实现“荷叶效应”,从而有效防止灰尘、水分的附着,使物体表面呈现持久的洁净。
德国卡尔斯鲁尔技术研究院(KIT)和美国莱斯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利用镍原子在石墨材料中成功“开凿”出直径为纳米级别的“隧道”,有望为制备锂离子电池高性能多孔石墨电极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研究人员首先将金属镍纳米颗粒引入石墨材料表面,然后在充满氢气的环境中进行快速加热,金属镍纳米颗粒的表面将起到催化作用,使石墨中的碳原子脱离晶体栅格,与氢原子结合成气态的甲烷。
据台湾TVBS报道,台湾的高科技工业,在世界上具有知名度,甚至像纳米技术地位更是数一数二,不过很多人不知道,部分都来自于女性科学家的成果,今年第6届的“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结果出炉。2个杰出奖的得主,分别是台湾“中研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周美吟,还有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素兰,2位都都在纳米科学有卓越成就,另外新秀奖则由“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的林耿慧博士,和台湾“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杨舒...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8日报道,硅纳米晶体的尺寸仅为几纳米,却具有很高的发光潜力。现在,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研人员借助硅纳米晶体,成功制造出了高效的硅基发光二极管(SiLEDs),其不含重金属,却能够发射出多种颜色的光。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捷克科学院布尔诺仪器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通过实验验证了“牵引光线原理”。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引起同行的关注。
长久以来,人们都知道光既可以表现出粒子的形式,也可以呈现波动的特征,这取决于光子实验测定时的方法。但就在不久之前,光还从未同时表现出这两种状态。
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由该校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余思远教授领衔,中、英四所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科研团队,成功地在硅基光波导芯片上首次集成了“漩涡光束”发射器件阵列。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报道发表于10月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及其期刊网站主页。业内专家认为,该成果开辟了集成光子学领域的一个新前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