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作物学 间作种植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074 秒)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红壤磷素吸附解吸平衡效应的间作种植模式及其研究方法,种植模式采用玉米和大豆作为间作作物,玉米:大豆的种植密度为1:1,玉米、大豆之间的行距为50cm,株距均为25cm,距边25cm,种植模式具有土壤磷缓冲能力,低磷水平下促进磷素大量解吸供植物吸收利用,高磷水平下促进磷素吸附有效减缓磷素的损失;本发明针对西南酸性红壤研究间作与施磷水平对土壤吸附和解吸平衡效应的影响,同时,以揭示间作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龙胆与核桃树间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滇龙胆种苗与核桃树进行间种。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核桃树间的空闲土壤,提高土壤利用率,种植于核桃林下的滇龙胆能有效地提高龙胆苦苷的含量。
立春已过、雨水已过,农时不等人。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而抢农时与战疫情不可偏废,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心在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疫情的同时,通过科学引导、在线指导农技人员抢抓时节忙生产,确保疫情防控、春耕备耕两不误。4月8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望亭、昆山田间试验油菜、蚕豆绿肥作物被旋耕入土,化身绿肥为稻田注入营养。
玉米大豆宽幅间作可在保障玉米生产同时,增加大豆生产能力,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同时每亩增收80公斤以上的大豆,每亩效益增加200元以上,宽幅间作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日常管理,产业化前景较好。
通过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优化试验,筛选出兼顾大豆与玉米产量和产值的行比模式为玉米/大豆1:2间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豆与玉米的株行距配置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株距、大豆行距及大豆与玉米间行距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各因素及其互作对大豆与玉米复合产值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模式下最佳的株行距配置组合为大豆与大豆行距25 cm,大豆与玉米行距30 cm,大豆...
采用微型蒸渗仪(Micro-lysimeter)观测了单作和间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土壤蒸发,分析了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棵间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麦田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单作和间作麦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两种种植模式下估算棵间土壤蒸发的数学模型,所建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