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 工程数学 工程控制论 工程力学 工程物理学 工程地质学 工程水文学 工程仿生学 工程心理学 标准化科学技术 计量学 工程图学 勘查技术 工程通用技术 工业工程学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复旦大学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793 秒)
梁佳,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研究方向:钙钛矿薄膜制备及光电器件;二维薄膜生长及半导体器件。
《Science》125周年创刊特刊将“为什么生命需要手性”列为第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目前市售超过50%的药物在其结构中至少有一个手性中心,同一药物的对映异构体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但可能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毒性方面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这使得单一手性的分子在生物以及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然而,如何高效分离两组互为手性的分子仍是目前分子筛分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目前...
陈宜方,男,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纳米光刻,微纳工艺与纳米制备,纳米电子器件,纳米光子学与超构材料,纳米仿生结构。
2020年12月1日,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传来好消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即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工程(门急诊医技及病房楼)获得“2020-2021年国家优质工程奖”荣誉。
复旦大学联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申请的“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项目近日被批准获得上海市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资助。
2015年5月6日上午的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是谁有如此巨大的号召力,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听众?原来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马普学会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Klaus von Klitzing教授,他正在此为全校师生奉献题为“A New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in 2018!?How my Nobel Prize Contr...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我国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DoctorofEngineering,英文缩写:D.Eng)。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
李晶,光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涉及:(1)薄膜材料性质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涉及各种薄膜材料(介电、半导体、金属及多种复合材料)的光学和光谱学、及磁光性质。 (2)信息存储技术与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涉及相变存储材料的掺杂改性、具有PRAM及RRAM特性薄膜材料的基本性质研究等。 (3)椭圆偏振光谱术及偏振光学器件的研究。涉及椭偏光谱术实现DNA分子杂交的无标记检测,新型偏光器件的实验研...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1月17日揭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考核评审,符合计量认证要求,于2006年4月12日被批准计量认证合格,并获《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准许在报告上使用CMA计量认证标志及证书编号。
罗如新,女,1991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从事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教学工作主要有本系专业基础课《环境生物学》和校公选课《环境生物技术》,并从事废水的生化处理,固体废弃物生化处理和嗜纤维菌方面的科研工作。
王德耀,男,复旦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7年1月生,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讲研究方向为:“初级卫生保健适宜技术”,“卫生人力资源优化与配置”等。共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9部,编导教育电视片3部,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先后主持和主要参加的重要科研项目14项“加强年轻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战略思考”,“特定人群健康危险因素控制及健康促进技...
马蔚纯,1988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1992年毕业,现在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发表文章有“上海地区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的计算与初步分析”,“大气环境总量控制计算模式初探及在浦东新区的应用”,“淮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系统”等。
林涵,女,现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43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高分子化合物专业。研究领域有:可持续发展等。主讲过课程:分析化学、现代检测技术、高分子材料学、产品环境行为等课程。独立出版《高分子产品的理论、应用与开发》等专著,合作出版《食品分析原理与检测》、《铁路机车用天然水分析方法标准》等著作。近年发表论文有关于中国当前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等...
雷中方,1996年12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工学博士;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和水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主讲《环境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学实验》两门专业基础课程;参加并完成了世界银行上海环境项目《黄浦江上游大桥引水工程及其替代方案综合评价》、上海市环保局项目《微生物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及其产业化发展》等工作,主要负责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碱法草浆黑夜厌氧过程中钠的抑制与木质素的降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