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文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南阳作家群研究 中国各体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俄国文学 英国文学 法国文学 德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美国文学 北欧文学 东欧文学 拉美文学 非洲文学 大洋洲文学 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文学 当代相关记录1526条 . 查询时间(0.955 秒)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从当代文学发生之日起,学术界就面临如何阐释当代文学的问题,其中就涉及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等内容。而且,随着文学社会语境、研究对象和诉求的变化,文学研究范式转型问题也越发突出和明显,通常显现在文学研究方法论争中,通过论争确立某一历史阶段通约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主流文学研究范式。从这一角度看,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与当代文学演进和当代文学研究史...
在尚未使用“文学制度”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之前,将当代文学制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纳入文学史研究的是香港学者林曼叔等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49—1965大陆部分)》。本书的第一章《文艺政策与作家组织》,概述了“毛泽东的文艺路线”“作家协会的组织”“出版情况”和“青年作家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其价值判断我们未必认同,但这样的编写较早涉及到了当代文学制度的一些问题。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是由两股力量推动的。一是文学创作中的新变,及其带来的对批评的挑战;二是国外理论的冲击及其对批评家们的影响。历史地看,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是批评理论化趋势的重要成果,但它还有一个副产品出现,那就是文学批评的“理论过剩”现象。理论能带来文学批评的意识自觉,但它自身也是有限度的。文学批评要想成为有效的批评,应当同现实建立起联系,在文学活动各个环节之间交往和...
不管是当今流行音乐中带有“狂欢化”意味的奔放节奏,还是影视艺术里反复演绎的古代传说故事,“神话”早已从藏匿已久的民间土壤中再次重生,带着民族历史文化记忆重现在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神话是文学想象的源头,神话思维广泛内含于古代历史典籍之中,如《周易》《老子》《楚辞》等。探寻中国神话的当代书写,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自从与欧洲思想发生遭遇以来,我们的语言显露出某种无能。”手冢富雄认为,“我们的语言缺少一种规范力量,不能在一种明确的秩序中把相关的对象表象为相互包含和隶属的对象”。这是东方学者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问题在于:“这种无能是您们的语言的一个缺陷吗?”“对东亚人来说,去追求欧洲的概念系统,这是否有必要,并且是否恰当?”海德格尔的一串反问让人一惊。手冢富雄一时接不上话来,只能做无力的辩说:“东亚世界与欧洲...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标识。浙江杭州作为曾经的南宋古都,如何传承宋风宋韵,打造宋韵文化金名片?正在举行的杭州市两会上,多位杭州市政协委员聚焦“宋韵”这一关键词,建言宋韵文化的传承传播应善于“借帆出海”,包括借力杭州亚运、提升数字赋能等,助力宋韵文化传承、出圈。
彝学研究方兴未艾,国外彝学研究历来深受有关学者的充分关注。海外彝学的学术研究可以通过海外学者彝学研究成果来考察。纵观国际彝学研究历程,新世纪以来的海外彝学研究出现了许多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但目前学界很少关注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海外彝学学术史。显然,对21世纪以来有关海外彝学研究的成果特别是有关彝学研究的外文文献进行梳理和阐述已显得非常必要。
2022年,央视“春晚”已经办了四十届。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它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雅俗共赏。雅者赏其质,俗者乐其澜,每一个人对“年味”的感受都可以在一台晚会中得到满足,情感有共鸣,诉求有回应,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的“联欢”本意。而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雅俗共赏,如词曲、评话、杂剧、皮影等中国传统大众文艺,均出现于宋代。不离烟火气,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韵味,它不把“文艺范”置于高雅的“云端”,而...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公布了全省统战调研宣传工作优秀成果与先进单位名单,孔子研究院齐金江研究员与济宁市委统战部共同申报完成的《儒家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实践研究》课题荣获2021年度“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来,孔子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落实“四个讲清楚”,努力推进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些年,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化,在许多老师的推动下,获得了很大发展。简要地说,当代文学的学科化努力,使得我们的研究,开始摆脱以往那种过于率性、过于随意、过于表面的言谈,而变得更加严谨、更加理性,谨慎地处理各种材料,并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种种学科性问题也逐渐形成,并进入研究的过程之中。学科化的发展,有赖于学科性问题的提出并形成,因此,学科性问题永远都是重要的。这些学科性问题不仅使...
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现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百人计划3名。本学科有1名国家万人青年拔尖人才和浙江省万人青年拔尖人才,1名国家教学名师、浙江省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优秀人才等。现任所长为吴秀明教授。
著名作家、“中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刘先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10日在合肥去世,享年84岁。
2022年1月13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云发布典礼在京举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刊发并推荐的丁帆《重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大纛——重读〈弗·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随想录》(2020年第5期)与霍俊明《〈诗探索〉与“朦胧诗”》(2021年第2期)入选年度优秀文艺长评文章。
记者从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安徽省文联”)获悉,安徽省文联退休干部、省作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刘先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10日在合肥去世,享年84岁。他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工作,是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他毕生致力文学创作,为安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12月28日,第六届“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维林在致辞中表示,论坛聚焦当下全球疫情大背景,以“后疫情时代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为核心议题,不但可以丰富我国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内涵,还将为南京林业大学构建以林业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学科体系注入新活力,为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积蓄新动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