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地质学 大陆俯冲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95 秒)
大陆俯冲和相关物质再循环是当前国际地质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之一。青藏高原是研究大陆俯冲俯冲地壳物质再循环的天然实验室。西昆仑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在该地区广泛发育青藏高原最年轻的钾质-超钾质岩浆活动,并且在部分超钾质岩石中还存在珍贵的地幔捕虏体(图1)。这些样品无疑是认识大陆俯冲过程、岩石圈地幔富集机制和物质循环的理想对象,但一直以来对它们的研究比较薄弱。
新生代以来的印度与欧亚大陆汇聚和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焦点课题。随着国际上深部碳循环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导致的深部碳循环机理与深部碳释放规模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带深部碳库的源区性质、化学组成、上升机制以及俯冲大陆板片的作用等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此严重影响了学术界对大陆碰撞带深部碳循环的认识与深入理解。
印度大陆俯冲(subduction)或底冲(underthrusting)是解释印度与亚洲碰撞以来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岩浆活动和隆升强有力的构造模式。在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成像揭示了包括中下地壳的印度大陆板块向青藏高原之下的底冲构造(Nábelek et al., 2009)。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带两侧,存在东西两个构造结的独特构造。在喜马拉雅西构造结,对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的地震学研究显示:包...
在我所丁林院士主持的基金委重大项目“喜马拉雅山构造结碰撞变形过程”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缅甸地球科学学会合作,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玉梅研究员率队,在缅甸中部布设了该国第一个大尺度的密集地震观测台阵(图1),开展深部结构探测研究。基于高质量的台阵地震数据,采用P波接收函数共转换点成像(CCP)分析,首次寻找到了包...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壳幔结构探测学科组博士后刘震与合作导师田小波等利用课题组在青藏高原中部布设的两个宽频带流动台阵(图1)记录的天然远震事件的波形记录,提取了S波接收函数,并通过大量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叠加成像获得了高原中部岩石圈底界面的起伏形态(图2)。结果显示:在亚东-谷露裂谷下方,印度俯冲板片底界面都发生了明显的东西向错断,两侧板片深度相差70 km;在裂谷的...
2018年12月16日,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在我校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郑永飞院士主持会议,项目组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及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专家组成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姚玉鹏研究员、熊巨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福元院士、李献华研究员和杨进辉研究员,香港大学赵国春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郑建平教授、中国...
2017年11月25-26日,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2017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福元院士、杨进辉研究员和李献华研究员、香港大学赵国春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郑建平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曾令森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弟成教授和南京大学王勤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项目首席科学家郑永飞院士主持会议,项目组研究骨干及研究生...
本文提出一种对于造山带石榴橄榄岩的简单概念分类模型。该模型将造山带石榴橄榄岩划分为地幔楔型和俯冲 带型两种类型,根据所记录温压条件及 PT轨迹的差异,地幔楔型石榴橄榄岩进而被划分为 AD四个亚类,分别对应不同厚 度的克拉通型岩石圈地幔及普通大陆岩石圈地幔环境中冷的/古老的/稳定的地幔环境及与之对应的相对热的/年轻的/活动 地幔环境。我们选择研究程度较高的斯堪的纳维亚加里东期造山带及我国柴...
对苏鲁造山带桃行地区2个代表性的花岗质超高压正片麻岩进行了综合的锆石学和岩石学研究, 结果对大陆俯冲带深部变质脱水和部分熔融这2个重要地质过程发生的温压条件和时空关系提供了制约. 样品1中锆石记录了大陆俯冲过程中在236±5 Ma的中温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和折返过程中223±3 Ma的高温深熔作用, 而样品2中锆石记录了大陆俯冲过程中237±3 Ma低程度中温深熔作用和贯穿整个碰撞造山过程的低温脱水作...
对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开展了综合的锆石学研究, 包括锆石矿相学(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U-Pb年代学、矿物包裹体、微量元素以及Lu-Hf和O同位素分析. 结果不仅深化了变质锆石学研究, 识别出了不同类型的锆石, 而且为大陆俯冲带变质过程中熔/流体活动性质提供了重要地球化学信息. 由于变质熔/流体活动程度和物理化学性质差异, 原岩岩浆锆石经历了3种不同类型变质重结晶作用, 包括固态重结晶、交...
石榴石是超高压变质岩中的主要组成矿物, 其主要元素成分环带记录了变质过程中温度、压力条件以及化学组成等重要信息, 微量元素环带既可以记录变质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还可以指示石榴石形成时共生矿物组合的变化. 对大别-红安造山带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和片麻岩中石榴石的研究发现, 大部分石榴石都保存了复杂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环带, 以及不用类型的矿物包裹体, 揭示了在大陆俯冲和折返过程中, 石榴石存在...
北祁连山和柴北缘是典型的早古生代大陆造山带,分别发育有北祁连山大洋型俯冲缝合带和柴北缘大陆俯冲碰撞带。作为早古生代大洋冷俯冲的典型代表,北祁连山经历了从新元古代-寒武纪大洋扩张、奥陶纪俯冲和闭合及早泥盆世隆升造山的过程。高压变质岩变质年龄为490~440Ma,证明古祁连洋经历了至少50m.y. 的俯冲过程。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是大陆俯冲的结果,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表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
通过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岩石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在大陆俯冲带深部流体与变质化学地球动力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研究证明大陆俯冲带的深部流体是高氧逸度、富硅酸盐的超临界流体,揭示出超高压变质极端条件下的流体-矿物(岩石)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不活动元素发生溶解和迁移,可以导致金红石的Nb/Ta之间发生强烈的分异,提出俯冲到地幔深处的超高压榴辉岩是地球内部“隐藏”的超球粒陨石Nb/Ta比...
为了获得西藏碰撞造山带的深部信息 ,并约束印度大陆俯冲碰撞过程 ,系统研究了藏南地区活动热泉的氦同位素。本文资料和前人成果表明 ,青藏高原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 ,R/ Ra介于 0 .0 17~5 .38之间 ,可分为两个不同的 He变化域 ,即幔源 He域 (R/ Ra:0 .11~ 5 .38;R为样品的 3He/ 4He值 ,Ra为空气的 3He/ 4He值 ,下同 )和壳源 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