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比较文学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比较文学 比较研究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505 秒)
始祖型羽衣传说在日本广泛流布,在中国则多流传于少数民族中。中日始祖型羽衣传说的结构和内容具有亲缘关系,其叙事模式和策略是基于对天女神性的选择、附会,意在突出先祖与天女的血缘纽带,以强调先祖的神性特征,以及后世子孙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与非凡的业绩。中日始祖型羽衣传说均受《毛衣女》的影响,其深层意涵则在于对鸟(天鹅)与生命的共识。同时,日本始祖型羽衣传说的传播与渡来人密切相关,其中隐含着中日文化交流史的...
2017年8月7日至9日,由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主办,中日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所承办的“科幻·动漫·大众文学: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华苑宾馆召开。会议邀请了中日两国3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幻、中日动漫、大众文化文学、女性文学等进行了主题发言、分科讨论和系列讲座。
2016年12月24日,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举行年会暨换届大会。此次学术年会以“哲学向何处去:从比较的视域看”为主题,旨在从中西比较的视域探究当代哲学的发展去向。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杨国荣教授主持了年会并致辞。杨国荣教授在致辞中指出,20世纪以来,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罗蒂等人提出了各种哲学终结论,其实质的涵义是传统形而上学或特定哲学形态观念的终结,并不是...
2016年6月12日至13日,新常态下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开幕。中日两国比较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新常态下的中日文学文化研究问题。 文学文化是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为期2天的研讨会上,中日学者分别就新常态下科幻、动漫、影视研究,战争文学研究,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和近代文学与文化的比较研究4个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围绕新常态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
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2006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原主任为张法教授,张旭春教授曾任“中心”常务副主任,现任主任为冯亚琳教授。目前,本中心下设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欧洲文化研究所、俄罗斯文化研究所和东亚文化研究所,有专职研究员7人,流动站研究院2人,校内外兼职研究人员12人,办公室与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2人。“中心”主要研...
纳西东巴文的图画-象形特徵使其构形系统中存留有众多展示文字肇始期的构形孑遗,这对于探讨文字字源和文字原型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参照资料。尤其是以点和涂黑的实笔所蕴含的多重义项的构形要素,一使我们至今能够明晰地追溯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到块体的文字演进轨迹。汉字历经数千年发展,甚至传播到长城以北的阿勒泰语系诸民族间,出现了“汉字塞表音素化”的发展方向,出现了音节文字类型的西夏文,音素文字类型的契丹大字、契...
文学与哲学的比较研究概观     比较研究  哲学  文学       2008/10/22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内地的蓬勃发展,文学与哲学的关系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开始受到了重视。虽然从哲学与比较哲学的角度反思比较文学这门新兴的文学研究学科的,即使在世界范围内还比较少见,但是,对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思想的比较研究却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由于中国内地当代的比较文学研究起步较晚,对近代以来中国的比较文学遗产的整理与继承,对外国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的输入...
将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加以比较研究,是一个新的富于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基于三个原因:(1)受以往既定的政治标准和阅读思维定式的影响,国内对产生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哥特小说这样一个曾经深刻影响过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黑色小说”流派,在译介和研究上显得非常滞后,国内读者对其还十分陌生。
2008年4月2日下午,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人文论坛系列学术报告第十讲《中日汉字书写比较研究》在雁塔校区逸夫音乐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报告会邀请了前日本文省部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现任日本东梨房书法研究会会长的今城昭二先生主讲。
全书分为“前言:清代蒙汉文学关系的范畴与意义”、“导论:比较文学--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第一编: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选择与创作萌动--汉文小说蒙古文译本研究”、“第二编:蒙古族话说中原--故事本子新作研究”、“第三编:蒙古族长篇小说的诞生--尹堪纳希的蒙古文学重构活动”、“第四编:这是‘我的另一部《红楼梦》’——哈斯宝与他的文学活动”、“结语:汉族文学影响与蒙古族文学在十九世纪的历史变迁”等几...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章回说部的两大“奇书”。这两部杰作,都有其历史原型,又都经历过民间艺术的长期加工,最后完成于文人作家之手。它们出现在同一时代,并为文坛双星而同耀后世。人们常把它们并提,却很少将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事实上,这两部小说之间,有着许多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诸如:两书的作者是否都是罗贯中?它们问世时间谁先谁后?主要倾向是否都是“为市井细民写心”或者“颂扬忠义”?如此等等...
该文从人类学独特的视角考察文化发生的终极原因。认为人类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是综合进化的结果,文化和人类的生命本质是一体的,是同步演化,相辅相成的。
将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加以比较研究,是一个新的富于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基于三个原因:(1)受以往既定的政治标准和阅读思维定式的影响,国内对产生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哥特小说这样一个曾经深刻影响过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黑色小说”流派,在译介和研究上显得非常滞后,国内读者对其还十分陌生。从国外方面看,20世纪80年代前,哥特小说的研究明显不足,且评价不高。80年代后,西方对哥特小说的研...
《灵山》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屈原的诗词传统,又在描绘西南地域原始的多民族文化方面延伸了沈从文的现代主义传统。本文对这三位著名诗人和作家作了试探性的比较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