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固体力学 >>> 弹性力学 塑性力学 粘弹性、粘塑性力学 蠕变 界面力学表面力学 疲劳 损伤力学 断裂力学 散体力学 细观力学 电磁固体力学 结构力学 计算固体力学 实验固体力学 固体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固体力学相关记录4272条 . 查询时间(2.773 秒)
一直以来,增材镍基合金的超高周疲劳(VHCF)失效模式、微结构细化、演化过程、裂纹萌生区定量分析等缺乏系统研究。2024年5月20日,力学研究所钱桂安团队、北京交通大学高古辉团队和清华大学杨志刚团队协同合作,通过力学和化学元素双重角度定量表征了增材制造GH4169合金裂纹萌生区晶粒细化和析出溶解新现象,揭示了裂纹萌生过程中微结构演化行为,为通过调整析出相成分与分布和加工缺陷提升疲劳寿命,并将这些因...
2024年5月20日,力学所研究团队在石蜡基复合燃料药柱燃面退移速率提升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以“Superior Al90Mg10-Based Composite Fuel Grain for a Hybrid Rocket Engine”为题2024年5月20日发表于AIAA系列期刊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https://doi.org/...
水凝胶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和粘弹性在生物材料和生物软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例如仿生人体中的黏液、人眼中的晶状体、髓核,以及关节软骨等。随着水凝胶材料的日益发展和其应用需求与种类的日益扩大,精确调控水凝胶的黏弹特性成为了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方法仍是通过改变凝胶的化学组成来实现调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4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团队针对陶瓷点阵结构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和轻量化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力学性能预测的数学拓扑优化模型。该研究成果于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力学领域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MECHANICALSCIENCES (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IF:7.3)。
慢性骨骼肌肉疼痛(CMP)影响了全世界40%以上的人口,造成了极大的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除了持续的疼痛症状外,认知功能的加速衰退以及痴呆风险的增加也日益成为CMP患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然而有效的预防措施依然缺乏,其主要原因是对该现象的神经机制了解甚少。
李晓玲,女,副教授。汉族,1957年12月出生,河南省洛阳人,现任商丘工学院教师。
海拔、经度、纬度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三维结构。海拔对山地植被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的亚历山大·冯·洪堡,甚至更早。例如,早在公元817年,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名句。山地植被是重要潜在碳汇,但全球仍缺乏对山地碳汇海拔格局和变化的清晰认识。山地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是研究碳汇海拔格局的天然实验室。同时,近二十余年来涡度监测网络建设...
2024年3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1106组)李国辉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研究员团队、北京大学医学部尹长城教授合作,利用冷冻电子显微术解析了小鼠骨骼肌三联体的天然结构,同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三联体超复合结构结合界面和协同耦合机制关联的结构动力学机制。
金属结构材料的高力学性能化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沉淀强化是提高金属力学性能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沉淀相的非均匀析出和异常长大会严重影响材料的性能,尤其是塑性。如何有效利用沉淀强化提升材料强度的同时避免损失塑性是材料科学领域最重要且棘手的科学难题之一。2023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先进材料力学行为团队在这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mproving ductilit...
2022年12月4日下午,“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科学论坛第2期在线上成功举行,此次论坛邀请到浙江大学郑津洋院士作题为“椭圆/碟形封头弹塑性设计方法”的特邀报告。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聂振华、副院长袁鸿,学院及国内其他高校的师生学者共2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论坛由王璠教授主持。
2023年3月30日晚上七点,“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学术报告在富力教学楼410顺利召开,此次报告会特邀香港科技大学的朱波博士和阮海辉博士,主要以“力学与现代工程概论”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两位专家同时为“粤港两地高校工程力学教学、人才培养及产学研融合探索”外专项目专家团队成员。本次学术报告会由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力学系系主任习会峰副教授作会议主持,学院近6...
2023年5月31日上午,“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科学论坛第9期在暨南大学蒙民伟理工楼515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论坛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力学与动力学专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荣誉院长杨永斌作题为“节点平衡和刚体准则在构架非线性分析中的关键性”的特邀报告。
2023年10月25日下午,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在蒙民伟理工楼515室举办“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科学论坛第13期,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作题为“固体离散-连续及其融合的研究与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包装工程学院院长兼力学院副院长黄世清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等师生5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2023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课题组在新生代以来弧火山活动与大气二氧化碳波动的耦合联系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提出早新生代的印度陆缘厚沉积碳酸盐层俯冲是同时期大气二氧化碳快速升高的主要驱动力,约五千一百万年前西太平洋俯冲起始后,俯冲带碳释放量减少和大量火山灰风化固碳共同促进了大气二氧化碳的长期下降。相关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和Acta...
苏布拉·苏雷什(Subra Suresh),美国国籍,材料科学家。1956年5月生于印度孟买。1981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2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美国医学院院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