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知识库 民族学 学校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73 秒)
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一方面,要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力图保住自己的传统文化。”[1]我国的民族教育[2]也同样担负双重任务:一方面是共性的教育,即要传授少数民族学生普适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使其顺利融入我国现代主流社会乃至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是个性的教育,即要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使少数民族学生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享有在...
深入重庆市渝东南翼,广泛了解该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情况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尽力搜集数据资料,利用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分析留守儿童教育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所研究的问题,找到最佳切入点,取得研究成果。
为了消解傣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困境,探析傣族学校教育和寺庙教育不协调的原因,以期为傣族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实际材料和针对民族教育实践的思考。从2010年4月18至5月7日,历时20天,深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各学校及村寨寺庙进行实地考察。
1、调查时间:2010年五月至六月2、调查地点:唐克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幅员面积10436平方公里,人口6.4万人。唐克乡位于若尔盖县西南部,距县城64公里,西南部与阿坝县贾洛乡和红原县瓦切乡接壤,西北部与甘肃省的玛曲县毗邻。全年气候呈“春秋短促、常年无夏、冬季漫长”的特点,属典型以...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由于长期以来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事业在总体上也呈现出失衡的状态,其中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尤为明显。在这一背景之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更是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还与该族信教传统极为相关,因此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国民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该传统有淡化趋势,但仍有相当影响,因此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反而“处境不利”;“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问题是当地教育的最大难点;“和尚”学生制度目前面临问题,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因此,当地要重点解决基于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难点是...
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还与该族信教传统极为相关,因此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国民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该传统有淡化趋势,但仍有相当影响,因此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反而“处境不利”;“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问题是当地教育的最大难点;“和尚”学生制度目前面临问题,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因此,当地要重点解决基于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难点是...
进入民国年间,蒙古地区的蒙旗学校教育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即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令。当时孙中山还提出了"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孙中山全集》卷2)的"五族共和"思想,在政治上宣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这都有力地促进了边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蒙古地区各盟相继创办了一些学堂和书院。1822年(道光二年),科尔沁左翼后旗昌图府建起了一所喇嘛学校,地址设在郡王府喇嘛庙文昌宫(当年僧格林沁曾在此读书)。1865年(同治四年),在昌图又建立了科尔沁蒙古族小学堂。1886年(光绪十二年)在卓索图盟唐古特喀尔喀王府(今库伦旗格尔林苏木海力斯台)设蒙文家塾,聘任土默特左旗(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布日诺希达拉为塾师,并兼任该旗...
台江县学校教育传承苗族服饰文化现状考察报告。
西南民族学校多样化发展模式考察报告。
西双版纳总佛寺的僧侣在学习绘画 金喊凤 摄 佛教对西双版纳学校教育的影响 常虹 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千百年来傣族形成了纯朴、团结、自尊、讲礼仪等传统民俗民风。西双版纳的教育也很有特色,包括学校教育和寺院教育。傣族是全民信奉佛教的民族,很多傣族男童都会经历短期出家,在寺院里度过一段时间,学经学戒,接受宗教教育。 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都是命中带来的,任何...
周兴茂在《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土家族地区在秦汉以后逐渐有了学校教育,特别是西汉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族统治者不断以儒学影响土家族地区。作者认为,土家族的学校教育从东汉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其教学内容基本上以儒学为主。封建时代,土家族教育的基本思想有两方面:科举取士,立德立言,培养统治人才;道德教化,奴役人民,维护封建统治。儒学在土家族地区广泛传播深刻地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