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学相关记录5591条 . 查询时间(2.324 秒)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用作物,提高种植密度以实现增产是满足其高需求量的有效措施。高密度种植加剧了群体内对光热、养分等资源的竞争,使玉米节间变得细长,植株发生倒伏风险增加,从而制约了玉米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和机械化收获,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淀粉是水稻籽粒中的主要储藏物质。除籽粒胚乳中有大量储藏淀粉以外,叶片和茎鞘中也有很多淀粉。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海林教授团队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等单位在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Optimizing the rate of straw returning to balance trade-offs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budget and rice yield in Ch...
2024年4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在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Positional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reveal the role of TaSRN-3D and TaBSR1 in the regulation of seminal root number in whea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核生2号和农大4332衍生的...
根据SJR(SCImago Journal Rank)期刊等级最新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联合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棉花研究(英文版)》(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JCR)在2023年度SJR中农业和生物科学学科(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排名提升至Q1区,在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科(Biochem...
2023年本团队新增各类项目共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重庆市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累计科研经费906万元。获2022年重庆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奖(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批示)1项。发表论文22篇,包括《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等一区刊物8篇。发明...
2024年3月27—29日,由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一届“基于多组学的作物基因资源研究培训班”在京召开,此次培训班旨在结合新时期作物资源研究发展要求,指导学员利用最新的多组学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助推我国种质资源多组学研究快速发展。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中国农科院重任局种子创新处处长、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秘书长郭刚刚等领导专...
2024年4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NF-Y转录因子复合体通过调控大豆甾醇合成途径限速关键酶SQE1基因表达,可增强大豆应对干旱和盐胁迫能力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逆大豆品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2024年4月9日上午,来自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大班的32位小朋友,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进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实验室,参加“未来科学家班”,开启一段人工种子探秘之旅。
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学会荣誉理事、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顺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0日20时20分在扬州逝世,享年85岁。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李建国团队在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现代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助下,研究揭示了DNA甲基化调控荔枝种子发育的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为了全面落实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在柞水县西川村乡村振兴工作的规划部署,2024年4月9日,省微生物所联合柞水县科技局、驻西川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等相关单位和部门,成功举办了“柞水县羊肚菌—木耳轮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会”。柞水县政协副主席孙明珠、县科协副主席罗啸、县科技局局长黄治锋、商洛市科技局驻西川村第一书记王轶平、国家科技部挂职柞水县委组织部组织委员张婷以及下梁镇、西川村领导干部和农户共61人参与了本次...
小麦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小麦的持续增产和稳产是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而干旱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制约着小麦产量。因此,挖掘和鉴定小麦抗旱关键基因,深入揭示其调控抗旱性的分子基础和遗传网络,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小麦抗旱应答及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对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设计和培育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实践应用价值。
2024年4月10日,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所长李洪一行来院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调研交流。院长倪中福参加调研会,副院长曾昭海主持会议。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宋伟彬 团队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 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variation in weedy and cultivated broomcorn millet accessions uncovers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gron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