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物物理学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群落学 动物形态学 动物解剖学 动物组织学 动物细胞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殖生物学 动物生长发育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生态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行为学 动物地理学 动物分类学 实验动物学 动物寄生虫学 动物病毒学 动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动物学 系统相关记录111条 . 查询时间(3.795 秒)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海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与系统演化研究团队聚焦中国沿海、大洋深海、极地等海域的纽形动物、环节动物、头足动物、线虫、棘皮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类群,开展形态与分子相结合的分类研究,构建物种的DNA条形码库,解析系谱间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比较生物学、系统生物地理学和组学分析等探讨种下进化与物种形成、解析动物结构与功能关系及适应进化;同时开展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底栖食物网...
鹅喉羚是生活于亚欧大陆荒漠、半荒漠地区重要的有蹄类动物。2010年春季,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雪灾,我们采集了野外救灾发现的130头死亡鹅喉羚肌肉样本,采用PCR和测序技术,研究了鹅喉羚线粒体 DNA 的 Cyt b 基因 1143 bp 核酸序列,发现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生存的鹅喉羚单倍型多样性较高(Hd=0.855),核苷酸多样性较低(π=0.00224)。...
识别和编制动物行为谱是深入研究动物行为及其与环境复杂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以栖息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的8头长江江豚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随机动物取样法观察了动物行为发生的过程、内容和环境,并以“姿势-动作-环境”(posture-act-environment,PAE)为轴心,以行为的功能为依据,构建了长江江豚的PAE行为谱。共分辨记录...
本试验通过对甘肃藏獒和西藏藏獒共70个个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为藏獒品种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70条藏獒序列中,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8个多态位点,仅占分析总位点数的0.7%。甘肃藏獒与西藏藏獒的单倍型多样度(Hd)、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595、0.002 37、2.703...
为了阐明羊族物种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并解决岩羊属中矮岩羊物种的有效性问题,本文测定了来自金沙江河谷地区栖息于林线以上岩羊和林线以下矮岩羊共226 份粪便DNA 样品的线粒体Cyt b 基因全序列(1 140 bp)和核基因ZFY 部分序列(612 bp),结合从GenBank 中检索到的羊族物种同源DNA 序列进行比较,利用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根据获得的拓扑结构初步探讨它们的系...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西藏牦牛类群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本研究测定了日多牦牛、类乌齐牦牛、丁青牦牛、错那牦牛、隆子牦牛、仲巴牦牛、聂荣牦牛、申札牦牛等8 个西藏牦牛类群共328 头牦牛mtDNAD-loop区序列,分析其多态性,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本次测定的西藏牦牛mtDNA D-loop 区序列长度为887 - 895 bp,共检测到135 个变异位点,其中单态突变位点52 个,简约信息位点...
近25 年,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发展迅速,成为进化及生态学领域一研究热点。翼手目动物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和生态属性。对其开展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该类群种群遗传现状、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形成过程。本文从研究种类、方法、内容及成果方面总结了我国翼手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今后应完善的方面。
韩国下白垩统哈曼组地层中已发现有数个化石点,含丰富的恐龙、鸟类以及翼龙足迹化石,其中一个足迹化石地点位于韩国晋州市的庆尚南道科学教育研究所。1000多个鸟类足迹发现于同一岩层,同时另有数千件零散的标本在博物馆展出或藏于库存中。这些足迹标本显示了生物体在形态学与行为学等方面很高的多样性。本文描述了至少7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指示了取食行为(包括啄食、探食、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行为关系), 以及镰刀状痕...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健康状况.根据滇池流域38个样点(9个参照点,29个干扰点)于2009年丰水期和2010年平水期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19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Spearma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滇池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指数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集食者%、捕食者%和耐污类群%.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各个生物参数的值,并将所得的值...
灵长类疣猴亚科(Colobinae)是典型的经历快速辐射和近期物种形成事件的进化类群, 占据了热带非洲和亚洲南部及东部的森林和林地的生态位. 认识和了解疣猴亚科这一特殊进化类群的真正的进化历史, 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针对疣猴亚科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进展, 包括来自于化石记录、细胞学、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做简要概述, 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这对今后疣猴亚科系统发育方面的进一步研...
利用线粒体基因COI和16S rRNA构建了中国特有腹足类——螺蛳属(Margarya)的系统发育关系. 系统发育结果揭示, 螺蛳属并非是一个单系, 其主要被分为3大支, 即阳宗海支、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支、滇池-洱海支. 另外, 滇池-洱海支中螺蛳属种类与圆田螺属种类交错聚在一起. 这一结果暗示, 亚洲田螺科的种类需要进一步详细的整理, 螺蛳属现存种类的分类地位也需要重新确定.
草兔(Lepus capensis)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但人们对草兔的系统地理学、草兔与其他兔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了解不多,其亚种水平的分类也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LA-PCR 技术对草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PCR 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12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0 776 bp的核苷酸序列,采用贝叶斯法(BI)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哺乳纲(Mammalia) 灵长总目(Eua...
了解植物形态学性状如何影响鸟类传粉者和种子散布者的拜访,有助于阐明植物-鸟类相互关系的进化.本研究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4类不同人类干扰程度的热带森林,比较植物-鸟类在种子散布和传粉基础上所构建的网络系统.结果表明:植物-食果鸟网络系统高度不对称,而植物-鸟类传粉者网络系统未出现类似的不对称现象.两类网络系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鸟类丰富度、鸟类活动能力以及适合鸟类拜访的一系列植物性状上.对这两个互利共生系...
2009 年2 月至2010 年3 月,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愚公管理分局所辖的天坛山管护区,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并记录了野生太行山猕猴行为的发生过程、内容和环境。基于以“姿势-动作- 环境”(Posture-act-environment,PAE)为轴心、以行为生态功能为依据的PAE 编码系统,对野生太行山猕猴的行为进行分类和系统编码并构建PAE 行为谱。结果:1)研究中...
本文基于实验室筛选得到的13 对内含子标记,在鲸偶蹄目的15 个物种中进行有效扩增,并重建了这15个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抹香鲸总科(Physeteroidea) 位于齿鲸亚目(Odontoceti)的基部,从而支持了传统的齿鲸亚目的单系性。在海豚总科(Delphinoidea)内部,贝斯分析结果支持了鼠海豚科(Phocoenidae)和一角鲸科(Monodontidae)的姐妹群关系,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