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料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土壤肥料学相关记录2851条 . 查询时间(2.408 秒)
以温室冬春茬大果型番茄"金棚323"为试验材料,设置T1(有机肥1.5t、微生物菌剂25kg、EM菌剂15L)、T2(有机肥2.0t、微生物菌剂50kg、EM菌剂15L)、T3(有机肥2.5t、微生物菌剂75kg、EM菌剂15L)、T4(有机肥3.0t、微生物菌剂100kg、EM菌剂15L)、CK(仅施用有机肥4.0t)5个处理,主要测定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
【目的】 茶树是多年生叶用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施用氮肥是提高茶叶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但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降低茶叶的氮肥利用率,还会带来环境风险。明确我国茶园氮肥施用状况和氮肥主要损失途径,为茶园合理施用氮肥,降低氮肥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茶园、氮肥利用和损失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筛选相关文献。分析计算了不同施氮量下的茶叶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以及氮肥偏...
通过定位研究探明隔年深松对土壤结构、根系活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以促进该地区农田土壤综合生产能力和产量的提升。在2015-2016年进行,试验设置春季播种前行间深松30 cm(SS-30)、春季播种前行间深松40 cm(SS-40)、秋季收获后行间深松30 cm(AS-30)、秋季收获后行间深松40 cm(AS-40)和不深松(CK)5个处理,探讨隔年深松对土壤的穿透阻力、容重、水分、根系活力、产量...
【目的】 通过5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东北稻区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钾肥用量对水稻产量、钾素利用率和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为秸秆还田下水稻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5—2019年在东北水稻主产区吉林省前郭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6个钾肥用量 (K2O) 处理,分别为0 (K0)、30 (K30)、60 (K60)、90 (K90)、120 (K120) 和150 kg/hm2 (...
【目的】 氮肥施用量影响农田氨挥发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研究减量施氮后土壤的氨挥发特征及排放系数,为科学评估化肥减施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华北砂壤质潮土农田,进行小麦–玉米轮作周年土壤氨挥发监测研究。试验包括不施氮磷钾化肥 (CK)、常规施氮肥 (N)、优化施肥 (OPT)、减量优化 (LOPT) 和优化加有机肥 (mOPT) 5个施肥处理。小麦季常规、优化和减量优化处理施氮量分...
【目的】 对单个区域或者单种作物开展的抑制剂或者稳定性肥料效果研究受土壤类型和气候区域限制,无法为稳定性肥料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生产和施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此,我们在全国范围进行了稳定性肥料施用效果试验,为稳定性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 【方法】 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于2009—2018年在全国7大地理区域进行了大田试验,比较了等养分条件下,施用稳定性肥料和常规施肥的增产效果,统计分析...
为了探究不同紫云英翻压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分布、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减量氮、钾肥20%条件下,设置CK(不施化肥、紫云英)、F100(常规施肥)和翻压紫云英15 000(GM1),22 500(GM2),30 000(GM3),37 500 kg/hm2(GM4)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和F100处理相比,减量施用氮、钾化肥20%并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均能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
为探明生物有机肥完全替代化肥种植设施番茄对番茄果实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生理生化手段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分析连续4 a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番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以含高效固氮菌生物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种植番茄,番茄果实的糖酸比、Vc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1%,7.2%,12.4%。土壤养分测定发现,该生物有机肥中所含高效固氮菌的固氮量可完全满...
为改善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短缺问题,减少化肥施用,提高设施番茄产量,在水高庄村日光大棚(SFQ)和小沙沃村日光大棚(XFQ)内,以不同量有机肥替代化肥为处理,研究了设施大棚土壤中有效态Fe、Mn、Cu含量的变化情况及与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效态Fe、Mn、Cu含量。大棚SFQ中,SGY土壤中有效态Mn、Cu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140.95%,348....
光谱指数作为光谱衍生参数, 可用于反映作物叶片氮累积量状况, 但其因环境与作物而有所不同。本研究在内蒙古察右中旗和杭锦旗, 以马铃薯克新1号与夏波蒂品种为研究对象, 于2016—2018年进行了田间试验, 并在马铃薯生育期间, 用手持式光谱仪(SVC HR-1024i)获取了马铃薯冠层地面观测光谱信息。在前人光谱指数算法的基础上, 通过相关分析对比了22种光谱指数与马铃薯叶片氮累积量(LNA)之间...
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方式下饲用玉米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 为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9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单施化肥(all of fertilizer, F)、有机肥替代50%化肥(50% of fertilizer + 50% of organic fertilizer, FOF)、全部有机肥(all of organic fertilizer, OF) 3...
为进一步明确甘薯镉元素的时空积累规律,探索甘薯薯肉低镉积累特性形成的原因,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了在镉中度污染土壤和镉重度污染土壤生长条件下湘薯20号各组织器官镉分配与积累的时空差异,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了与之对应的甘薯镉积累相关同源基因的表达差异。研究发现,镉污染土壤中甘薯的镉积累符合根>茎>叶的特性,当土壤镉浓度增加至0.6 mg/kg或2.0 mg/kg时,相对于阴性对照,各部位镉含量...
【目的】 棉花生长和品质对氮素施用量十分敏感,研究在氮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 (DCD) 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提供可行的氮肥管理措施。 【方法】 以农大棉601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试验。在施氮量240 kg/hm2条件下,设置在氮肥中添加双氰胺比例分别为0% (CK)、1.5% (C1.5) 和3% (C3) 的3个处理,研究各处理棉花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纤维...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土壤微生态学科团队依托“辽宁省微生物菌种选育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2个省级平台,由20名微生物相关技术专家组成,多年来以农业微生物为研究主线,在土壤微生态调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土壤改良及设施作物提质增效等方面拥有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应用产品。
为进一步加强苦荞氮肥的科学管理,研究了不同类型氮肥对不同生育时期苦荞光合特性、土壤酶活性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共设4个处理:普通尿素(U)、树脂包膜尿素(CRU)、硫包膜尿素(SU)和有机肥(ORU)。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和有机肥处理可有效提高花后苦荞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降低胞间CO2浓度(Ci),SU处理的光合参数在开花期处于较好水平,而CRU和ORU处理下在灌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