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相关记录536条 . 查询时间(1.378 秒)
为了指导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区中新世地层开展生物礁识别、演化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礁在地震上呈丘状,顶底均为强振幅反射,内部杂乱,局部呈对称状,上覆地层可见上超反射,与LH11-1油田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极为相似;同时,在平面上研究区生物礁集中于东北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及台地内部的构造高部位上;垂向上生物礁发育经历了多期的暴露—生长—淹没过程。相对海平面...
琼东南盆地为我国南海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带,为了进一步明确陵水组的沉积特征以及沉积体系空间的展布特征,利用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和沉积学原理,并结合关键井的岩心观察、测井相的识别以及地震相反射特征的研究,将陵水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和海岸平原6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详细分析了各种沉积相的岩电特征及微相类型,同时通过研究各层序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区...
通过扫描电镜精细观测,在贵州遵义松林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剖面,于其底部的硅质页岩中发现了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直径200~500 nm,形态不一,具有细菌的大小和形状,有机碳含量丰富,大部分细菌含磷。通过与已有报道中具相似形态生物体的对比,认为其可能是原生的、具有细菌生物结构的微生物小球体( Microbioids),本文称之为细菌状化石。这类细菌状化石可以赋存于石英颗粒表面,石英颗粒间,甚至嵌入石英...
长期以来,塔中西部上奥陶统艾家山阶桑塔木组与下伏良里塔格组分界线主要是泥岩与灰岩的分界线。在古生物地层格架下,结合岩性、电性、古地貌和地震反射特征,指出在局部地区桑塔木组底部存在大套灰岩分布区,分为条带状分布和斑团状分布,代表良里塔格组沉积期的古地貌高地,也即代表良里塔格组高能相带的分布区,具有较强的沉积环境指示意义。基于这一新方法识别出塔中西部Z15井区良里塔格组高能相带的分布,分为台内群滩和台...
由于反应途径或机制不同于裂解反应,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很可能会改变油藏中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产量。为了阐明TSR作用对原油裂解气生成的影响,利用黄金管热模拟装置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硫酸盐和原油的升温热解实验。非烃气体,包括H2S的大量生成表明,石膏和硫酸镁的加入引发了原油的TSR反应,其中,石膏参与的TSR作用对烃类气体的产量和生成活化能无明显影响;相对而言,硫酸镁参与的TSR反应引起了最...
海洋溢油事件时有发生,探索基于铅同位素特征信息为指标的溢油鉴别技术,在海上溢油鉴别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极性较强的二氯甲烷溶解原油样品,分散均匀后在浓硝酸-双氧水氧化消解体系下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原油中铅的含量及铅同位素比值(208Pb/206Pb、208Pb/204Pb及208Pb/207Pb),建立了基于铅同位素为特征信息的一种新的油源鉴别辅助技术。...
海洋溢油事件时有发生,探索基于铅同位素特征信息为指标的溢油鉴别技术,在海上溢油鉴别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极性较强的二氯甲烷溶解原油样品,分散均匀后在浓硝酸-双氧水氧化消解体系下微波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原油中铅的含量及铅同位素比值(208Pb/206Pb、208Pb/204Pb及208Pb/207Pb),建立了基于铅同位素为特征信息的一种新的油源鉴别辅助技术。...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青藏高原区域构造背景,位处两大汇聚板块的过渡地带,并与周缘造山带相伴生;发育于被动板块边缘之上,自中生代以来,其分别经历2次由弱到强的拉张和挤压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复杂构造样式。就形成机制而言,柴达木盆地是柴达木微板块向北俯冲碰撞及相应的南祁连山不断隆升和向南逆冲—推覆北昆仑山不断隆升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地震地层学以及钻...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来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烃源岩沉积环境、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烃源岩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利用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及生烃强度,开展烃源岩评价,确定了主力气源岩层位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源岩主要为上古生界太原组及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岩性为煤层、炭质泥岩、暗色泥岩,其中煤层为主要的烃源岩;沉积相控制源岩展布,地质历史时期泥炭坪、扇三角洲平原、冲积扇扇...
沙特B区块属于高温高压低渗凝析气田,储层为致密砂岩地层,在前期的勘探作业中,钻井中显示良好而测试时产量不高,室内实验表明油锁和水锁是引起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一种新型全过程欠平衡设计方法,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井控安全、油锁、水锁、井壁稳定对井底负压值的影响、在水力参数计算过程中高温高压对钻井液密度和黏度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考虑了在钻进、接立柱、取心、起下钻等整个作业过程中保持...
建立了高演化天然气在线富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将干燥系数大于0.95的高演化天然气流经自行研制的富集反吹装置,痕量轻烃组分在富集管中冷冻液化并富集,对未液化的组分进行反吹,通过加热富集管使已液化的轻烃组分气化并进入色谱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的分析范围明显扩大,甲烷溶剂效应降低,达到对C10之前轻烃指纹进行分析的目的;对普光7井天然气样品进行3次重复性实验,所得甲基环己烷指数、正庚烷值、异...
受新生代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活动的影响,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构造变形强烈,分区性明显,可划分为东昆仑山前压扭冲断带、茫崖凹陷(浅层为英雄岭反转构造带)和大风山凸起三个构造单元。该区古近系—新近系高原咸化湖盆油气总资源量约为25×108t,有效烃源岩面积占同期湖盆面积的53%,为一典型的富油气凹陷,剩余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大。根据富油气凹陷的勘探理念,结合勘探程度及勘探技术现状分析,提出英雄岭反转构造带、...
本文以滨里海盆地北特鲁瓦油田为例,就盐岩层不规则发育区盐下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描述和综合评价技术进行总结,提出并应用多数据体联合解释技术和基于VSP综合标定的时深转换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盐丘发育区盐下油藏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描述难题,提高了盐岩层不规则发育区下伏构造解释的精度。
中国石油隶属的物探队伍已成为国际油气勘探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陆上综合勘探能力居世界第一。在物探技术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物探公司均发展自身独有的特色技术,以确保其市场竞争地位。为增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物探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前陆、岩性、叠合盆地、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油气藏勘探的技术水平和勘探成功率,需要加强九个方面的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大幅度提高中国石油物探技术整...
天然气水合物仅在相对低的温度和高压条件下稳定存在,一旦脱离其稳定条件就将分解成气体和水而不复存在,因此水合物样品的储存与制备等相关前处理过程对其气体组成的准确测定十分重要。本文实验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在常压条件下的最佳储存温度、最佳分解方法、分解气的最佳收集与储存方式,以及非水合物气体的排除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在常压下低于-100℃储存为妥;样品在进行分解脱气时,"顶空法"和"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