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水文地质学相关记录383条 . 查询时间(2.554 秒)
随着敦煌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地下水的巨量需求导致过度抽取,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沙漠奇观月牙泉面临干涸的困境。查明敦煌月牙泉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弄清该地区地下水的循环规律,及时保量向月牙泉补充地下水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断层、导水古河道和围岩之间的物性差异,结合现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查明了月牙泉导水构造的分布,为月牙泉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勘查结果显示月牙...
为进一步完善CCS经济可行性研究以及封存场地优选,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建立了深部盐水层(DSF)封存成本的工程经济模型。该模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注入前场地检查成本、注入后监测及设备处置成本纳入考虑范围。以典型DSF封存场地为例,计算得出CO2均化封存成本为4.89 $/t,其中注入成本占80.43%,监测成本、场地勘察及检查成本分别占10.46%和9.12%。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年注入量、储层渗...
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其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2012年我国长江、黄河等十大流域的972个国控断面中有10.2%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COD是主要污染指标之一,因此对水体中COD进行准确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采用的COD标准方法具有操作繁琐、效率低、检测成本高、对环境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针对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研究者对所用仪器设备(样品消解及测定)...
概述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危险范围预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西沟尾矿泥石流的孕灾环境地质背景,基于泥石流预测模型对泥石流危险范围进行预测评价,得出基于泥石流模型实验建立的预测模型适合于尾矿泥石流危险范围的预测。构建了灰色系统灾变预测模型,并对近期泥石流灾害的灾变时间序列进行预测,为尾矿泥石流灾害评价及防治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
云冈石窟砂岩山体存在一定厚度的第四系覆盖层,能够起到阻滞降水入渗、减缓石窟渗水危害的作用.覆盖层下部砂砾层透水性强,对阻滞石窟渗水作用不大,而上部的粉土层属于低渗透介质,其厚度是决定石窟存在渗水风险与否的关键.人工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当粉土层厚度小于0.7m时,容易导致地表积水快速下渗到砂岩顶部,而其厚度大于1.1m可以有效阻滞水分下渗;地表积水可以在具有薄层粉土的地方快速下渗,然后通过侧向渗流影响...
在对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河谷地质条件、地应力分布及左岸边坡深部破裂发育特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数值软件UDEC以剥蚀法模拟河谷演化发育过程,分析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深部破裂的形成原因。模拟结果反映河谷应力场分布呈现出了典型深切河谷所具有的应力松弛、升高及原始三区以及谷底存在"高地应力包"的规律。同时对河谷边坡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现今河谷地质特征,认为该深部破裂...
定量评价地下水监测网的合理性对于准确、经济地获取高质量的监测数据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呼和浩特市平原区现行承压水监测网, 以估计误差标准差作为衡量监测网合理与否的特征参数, 借助ArcGIS地学统计模块, 利用普通Kriging插值模型, 对待测点进行插值, 获取估计误差标准差等值线图。结果表明: 监测水位估计误差标准差范围由优化前的0.47~4.44变为优化后的0.5~0.8(除研究区西南边界附近外...
本研究基于对二硝基重氮酚工业废水的来源、水质及处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电化学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二硝基重氮酚废水的机理和工艺流程。以COD的去除率为研究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重点研究了电解和氧化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较为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OD的去除率高达93.0%以上,经该工艺处理的二硝基重氮酚废水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处理成本为20.00元/m3。...
干热岩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地热资源, 在过去40年里, 干热岩的利用技术日趋成熟, 显现出了巨大的利用价值。我国陆区面积广阔且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 具有良好的干热岩赋存背景。本文在对我国陆区大地热流、不同深度岩石热导率、岩石生热率以及放射性元素集中层的厚度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根据浅部测温资料向地壳深部外推的方法, 对我国陆区不同深度温度进行了估算, 在此基础上利用体积法对我国陆区3.0~10.0 k...
目前现行的岩体分类标准是以评价围岩稳定性为目的的,不能满足工程对围岩渗透性的要求。以现行岩体分类标准和水封洞库工程特殊性为基础,考虑岩体质量和岩体导水性,并将结构面的连通率、张开度、产状等因素引入评价标准,采用施工勘察、超前地质预报等技术手段,建立了一种服务于水封洞库施工的水文地质分类方法。水文地质分类指导洞库围岩的注浆工作,采用地质雷达和压水试验对注浆效果进行检验,确保了洞库围岩稳定性和水封性。
Values of the 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Kow) have been measured vs. pH for two fluorescent dyes (fluorescein, eosin Y) commonly used in hydrologic tracer tests. Values for both fluorescent...
通过对地表化学径流组成的分析, 应用化学物质平衡法和扣除法对增江流域化学风化过程产生的大气CO2 吸收通量进行估算. 结果表明: 在碳酸盐岩地层不纯且分布面积较少的增江流域, 径流溶解质主要由HCO3-, Ca2+, Na+和溶解性Si 组成; 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过程是增江河流溶解质的主要来源, 其次是碳酸盐矿物化学风化过程的贡献.大气CO2 是增江流域岩石化学风化的主要侵蚀介质. 增江流域岩石...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 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 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场地的选址及评价体系; 核素运移试验应注重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相结合, ...
为使地质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科学化, 本文首先对地质遗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其次在对国内外代表性的地质遗产分类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成因—可保护属性为分类依据的新的地质遗产分类方案。
通过西北内陆张掖盆地地下水温度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最近20年(1990—2009)研究区内潜水和承压水温度分别下降了0.78℃和1.17℃, 与气温升高导致山区冰雪融水和降水量增加有关; 同时, 人类开采取用地下水强度增大使得研究区内潜水和承压水温度变化趋势近同。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温度变化与山区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成反比关系, 即山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 盆地地下水温度降低; 山区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