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岩石学相关记录2784条 . 查询时间(2.667 秒)
造山带橄榄岩记录了板块俯冲、碰撞、折返等复杂过程信息,可分为壳源和幔源两种类型.造山带橄榄岩(特别是幔源类型)中锆石极为罕见,锆石内部具有橄榄岩的特征矿物或组合包裹体说明这些锆石可以生长于地幔中.造山带橄榄岩在经历板块汇聚(例如超高压变质等)复杂作用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熔/流体的交代作用,对橄榄岩的矿物组合和元素组成都能产生重要影响.橄榄岩中锆石作为典型的交代作用产物,它的形成受控于熔/流体的...
造山带橄榄岩不仅是地幔地球化学,而且是造山带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的主要对象.造山带橄榄岩主要有3种类型:(1)阿尔卑斯型橄榄岩,即岩石圈地幔构造-热侵位就位于造山带浅部地壳的橄榄岩;(2)前期层状基性-超基性堆晶岩经俯冲变质形成的橄榄岩;(3)蛇绿岩型橄榄岩.松树沟糜棱岩化橄榄岩及其相关高级变质岩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这些橄榄岩记录了洋岩石圈形成到角闪岩相变质的全过程.即1 000~800 ...
内蒙古狼山山脉西侧分布有零星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早志留世侵入体主要出露于哈日音熬瑞-迈罕陶勒盖一带.该岩体岩性为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显示,其 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440±1 Ma.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不同程度地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弱的负Eu异常,显示了岩浆弧的地球化学特征.εHf (t)值为-12...
近年来,东北地区地幔热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而揭示东北地区地幔热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就是研究东北地区玄武岩的成分变异特征.系统总结并对比了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玄武质岩石和新生代玄武质岩石的化学成分变异,以便揭示研究区中生代晚期-新生代的地幔热演化过程.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玄武岩在化学上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以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它们的La/Nb和La/Ta比值分别介于1.8~...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南缘的略阳火神庙地区发育一套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灰白色绢云钠长石英千枚岩和灰色黑云石英千枚岩的岩石组合.该套变质沉积岩系被前人划归关家沟组,但其原岩成岩时代和形成的构造环境都存在争议.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从略阳火神庙地区关家沟组变质沉积岩中获得的碎屑锆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碎屑锆石的年龄介于932~723 Ma,主要年龄谱分别为727~723 Ma、7...
晶洞花岗岩成因类型和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颇具争议.先前的研究认为晶洞碱长、正长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环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成因类型具多样性.报道了博克图晶洞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面的特征.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40.8±2.2 Ma,指示其属于早白垩世的产物.且其具有高SiO2,高ALK(Na2O+K2O)(7.99%~8.43%),K2O/N...
大陆地壳的起源、生长和改造一直都是国际地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特别体现在陆壳增生的方式和速率上.为了探讨大陆地壳的生长方式,简要综述了俯冲带及其岩浆作用和大陆地壳生长的研究成果.俯冲带可划分为洋洋俯冲带、洋陆俯冲带和陆陆俯冲带,其岩浆作用以产出弧岩浆岩为主要特征,被广泛接受为大陆地壳生长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陆壳生长的假说:玄武岩模式和安山岩模式.玄武岩模式主要通过拆沉...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被认为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而板块的俯冲作用又势必会对地幔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晚中生代基性岩脉在中国东南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广泛分布,揭示中国东南部地幔演化历史及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之间的潜在成因联系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因此,对湘、赣、浙、闽、粤五省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总结,通过恢复它们的原始岩浆组成,厘定其地幔源区岩性,揭示了研究区地幔的岩性...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十里墩组缺少限定其形成时代的标准化石,这导致其沉积时限尚有诸多争议,并且对于该套地层物源的相关研究甚少.以西秦岭临潭地区十里墩组上段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及物源.结果表明:十里墩组上部层位的2个样品中最小锆石年龄组加权平均年龄为265.7±6.5 Ma,即十里墩组上段沉积时代应不老于265.7±6.5 Ma,综合古生物化石信...
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是指在地幔碳酸盐熔体与橄榄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造地幔的重要方式之一.碳酸盐熔体交代会显著改变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首先,碳酸盐熔体交代作用会改变地幔橄榄岩中的矿物组成和比例.尽管碳酸盐熔体与橄榄岩的反应结果受控于初始反应物成分和反应的温压条件,但多数反应会导致橄榄岩中辉石的比例增加,而且有时还会出现磷灰石、独居石等副矿物.另外,在有些受碳酸盐熔体交代显著的橄榄岩的矿...
湘西北上奥陶统宝塔组灰岩的龟裂纹构造在岩序上具有“下密上稀、过渡变形、不穿邻层、似泄水充填”的特点,是地史时期一种特殊的沉积构造.为了查明其成因机制及其与扬子海盆演化过程的内在联系,从湘西北龟裂纹灰岩的岩石学特征、裂缝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盆地模型以及综合对比已知成因的“似龟裂纹构造”等诸多方面入手,经研究后认为龟裂纹构造属于一种受准同生期胶凝缩作用影响形成初始微缝,随后在构造挤压控制下、盆地快速下...
以崆岭杂岩中新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岩石成因和扬子陆核~3.0~2.6Ga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花岗片麻岩形成年龄为2673±39Ma,且遭受了古元古代(2042±27Ma)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花岗片麻岩富Si,贫Mg、Cr、Ni,具有Eu、S...
为了查明鄂东矿集区内铜山口矽卡岩-斑岩型铜(钼)矿床中钨矿化作用的地质特征.对该矿床中的钨矿(化)体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探讨基底对区内钨矿在空间上分布的影响.钨矿体主要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与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部位及其附近,其产状受接触面形态的控制;钨既可形成独立的钨矿体,也可作为铜和钼矿体的伴生组分;钨矿物主要为含Mo的白钨矿.铜山口矿床中的钨矿化与矽卡岩化有着密切的时间...
古代深海硅质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系列(SAC)是沉积在远洋或深海的硅质岩、粘土岩和碳酸盐岩及其过渡岩石类型的统称.在借鉴现有相关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端元矿物组成的SAC岩石系列的三角图分类新方案.以碳酸盐矿物-粘土矿物-石英作为三端元组分,按照“纯”(>90%)、“主”(50%~90%)、“质”(50%~25%)、“含”(<25%)的定量分类标准,并利用等边三角形中线,将SAC岩石系列划分为...
总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油气“甜点”预测、资源评价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以加西Duvernay页岩为例,采用物质平衡的方法恢复原始TOC,从页岩储层和天然气赋存状态等方面分析现今TOC作为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Duvernay页岩原始与现今TOC的比值介于1.69~1.02,且热演化程度越高,原始和现今TOC的差异越大.因此,现今(残余)TOC较低并不意味着原始有机碳含量低.Duver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