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哲学相关记录11654条 . 查询时间(1.642 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开设了“四史”教育选修课程。
南开大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中心挂靠文学院,研究人员由艺术院校从事东方美学研究、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的专家学者组成,核心成员主要来自南开大学、中南民族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研究人员中,博士后出站人员2人、教育部相关艺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研究人员学科背景涵盖文艺美学、电影艺术学、中国文艺思想史、美学、中国绘画、数码艺术、艺术设计、舞蹈等8个专业,涉及哲学、汉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法学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哲学史等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任务。
浙江大学胡龙彪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世纪自然逻辑语义学及其现代重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BZX079),最终成果为专著《中世纪逻辑及其现代性》。
浙江大学包利民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柏拉图与古典幸福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ZX050),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孙仲、金建伟、林志猛、包大为、张波波、陈郑双。
吉林大学白刚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本与自由: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BZX02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吕鹏、李娟、李德炎、吴留戈、付秀荣。
黑龙江大学丁立群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与马克思实践哲学重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AZX003),最终成果为专著《实践哲学:马克思与传统》。
从学理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及其主要表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切实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基于社会关系来把握人的本质,反对把人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同理论起点。在核心理念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人文化成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主张,在逻辑上是相通的。明确人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及作用,...
甲午战争的惨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的觉醒,塑造了中华民族这个自觉的现代化主体。现代民族认同,既是文化认同,也是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在奋发图强的复兴之路中,转变了思想观念,建立了新式学堂,开启了现代文明之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建与中华民族复兴所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同一条道路。
教育与伦理的关系需要从理论层面加以审视。有些学者认为,未来的思想发展将以教育学为主;也有的学者(如列维纳斯等)将伦理学视为第一哲学。从更宽广的视域看,伦理学与教育学的融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向。
大足石刻研究院黎方银研究馆员主持的2020年度重点项目“大足石刻总录”(批准号2020ZDKG15;结项证书号2022163),最终成果为专著《大足石刻总录》(重庆出版社2022年6月);课题组成员:黄能迁、邓启兵、陈静、赵凌飞、郭静。
重庆大学张楠木教授(研究员)主持的2014年度一般项目“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文化生态学意义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儒家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老庄思想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