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农学相关记录205条 . 查询时间(2.459 秒)
动物疾病防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依托单位为华中农业大学。该中心瞄准动物疾病防控理论与技术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动物疫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病原生物学与病原组学、病原-宿主-环境相互作用、动物疾病防控理论与技术、人兽共患病防控与公共卫生等五个研究方向,与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朴次茅斯大学、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佐治亚大学、肯尼亚国际家畜研究所、巴基斯坦巴沙瓦农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于2023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试验站位于海南省乐东县尖峰镇(18º42' N, 108º49'E),始建于1962年9月,1981年热林所所部迁往广州市,尖峰岭保留为热林所所属试验站,占地总面积723.5公顷(10852亩),其中,热带天然林面积423.5公顷,热带珍贵树木资源引种和造林试验区面积...
《中国森林病虫》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主办、我国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领域唯一的专业核心期刊,面向全国各级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机构、农林院校、科研机构、林用药剂药械企业及社会化防治组织、广大公众公开发行,是广大“森林卫士”的必备读物,是传播最新实用技术、交流最新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国内发行代号8—50。
热带林业研究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依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建设运行。主要面向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围绕区域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行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攻关,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区建设以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热带海洋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服务。为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持。中心任务是研究解决热带、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热带珍贵树种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2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工程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全面收集、评价和创新利用15~17种热带珍贵树种的种质资源,建立初级种子圆或母树林,开展种源、家系、无性系等层次的选育,为8~10种热带珍贵树种的栽培提供良种,实现栽培的良种化;研发与集成8~10种热带珍贵树种的速...
海南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于2023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位于三亚市南部近岸海域,总面积85平方公里,由东西瑁洲片区、鹿回头半岛—榆林角片区、亚龙湾片区组成,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首批五个海洋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以保护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为主,集资源与生态保护、科普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生态旅游、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类...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始于1958年20世纪50年代昆明农林学院土壤农业化学教研组,1997年开始招收植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土壤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建设,2021年获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植物营养学成为云南省重点学科,2010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成为云南省重点学科,2016年成为省一流高原A类学科,2022年成为云南...
本团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的指示要求,针对“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领域重大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以“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重大产品开发”为主线,以花生、核桃、杏仁、巴旦木、打瓜籽、棉籽、油葵等为原料,系统开展植物蛋白资源加工适宜性评价、蛋白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功能配料生物合成与精准营养等研究工作,并实现转化示范,推动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努力,争创国际一流创新团队,并在学科与平台建设...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建设项目,于2002年10月通过农业部批准,依托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地点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内及其试验站(临清),一期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投资400万元,建设时间2002~2008年。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种子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完善育种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田间育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项目...
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是经农业部批准,依托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及其拥有的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省棉花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成立的国家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接受农业部和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的直接管理和指导。本实验室是农业部组织棉花科技创新、凝聚和培养棉花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基地,其目标是组建高水平...
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由农业部2011年批准建立。该实验室立足长江中下游平原,针对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与农田氮磷污染综合控制、区域农业固碳及温室气体减排、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非生物灾害防控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技术攻关。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30人,博士12人,硕士19人。其中45岁以下的人员...
国家林业草原山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10月,依托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组建。中心集中国内主要研究力量,立足我国山核桃属资源优势,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为着力点,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种质资源收集、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综合加工利用等技术为突破口,集成示范已有技术,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构建符合生产需要的山核桃产业化技术体系,并加强产业化科技...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由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寿振黄教授和夏武平教授在1962年创建的动物生态研究室。1994年由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迅猛发展,动物研究所成立了保护生物学研究室。1997年6月,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战略需求,由动物生态研究室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室合并为现在的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戴家银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
1996年“广东省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列入农业部第三批(1996~2001)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2002年11月被批准为第四批(2002~2006)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007年被批准为第五批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2011年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命名为“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在十二五、十三五学科群重点实验室...
本分中心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和国家中心的指导下,主要开展华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水果加工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行业科技人才培训,国际合作与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与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