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病理学 >>> 病理生物学 病理解剖学 病理生理学 免疫病理学 实验病理学 比较病理学 系统病理学 环境病理学 病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学术机构 病理学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2.668 秒)
美国临床病理学家协会成立于1922年,是一个专门以教育,科学和慈善为目的的非营利性医学协会组织。ASCP的任务就是提供教育,证明(鉴定),和宣扬代表患者、病理学家和实验专业人员的优点。ASCP的成员包括11000个病理学家和内科医师以及129000多个实验室专业人员包括博士水平的实验室科学家,药学技术人员、细胞学技术人员、组织学技术人员,组织学技师和医学实验技师。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vestigate Pathology, seeks to publish high-quality original papers on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isease...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军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所在地,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现有编制14人,其中主系列人员10名,辅助系列4人,包括正教授4人,副教授2人。获国际奖1项(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1954年组建。形成了以心血管病理生理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课题组,已招收研究生44名,其中博士生9名。从80年代起教研室共获各类基金30余项,近150万元,90年以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教研室还多次招收师资进修,连续7次举办卫生部成人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并被列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历史悠久,已走过90多年的历程。徐诵明、林振纲等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主持了病理学系的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林振纲和吴秉辁两位老主任和原系主任郑杰教授的出色领导下,以及在数代病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病理学专业与时俱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被批准为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 并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AJCP) is devoted to prompt publication of original 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in clinical and anatomic pathology. Original papers relating to laboratory use, ...
《美国外科病理学杂志》发表论文、评论、病例报告和专题论述,侧重研究外科诊断的实用病理问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病理学系在职人员为11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及讲师各一名。目前有3个课题组及一个实验病理检测中心:刘玉琴教授负责的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实验肿瘤学,包括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发生机理,防治措施的实验研究,探讨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株之间的遗传学差异等。
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是由卫生部主管、民政部审批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下属的二级机构专业委员会,由全国各界广大病理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民间、非盈利性社会团体。现有会员1328人。委员会宗旨是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加强“行业自训、行业自律”等工作,逐渐成为推动病理事业发展的基地,加速我国病理学诊断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中华病理技术网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教研室主办。浙一病理科原身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成立于1949年。是全省唯一的病理科和病理教学基地。承担着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病理诊断和培养病理专业人员的工作。1982年,医院根据业务的发展,增设医院编制的病理专职人员:黄娴、丁伟、尹莉佳进入病理科,病理科实行医大、医院双向领导管理。
国际神经病理学会1967年成立。旨在扩大发展神经病理科学,扶植各国相关学会并促进它们之间的合作。设会员、荣誉会员。现有48个国家的协会会员和来自10个国家的个人会员。出版刊物为《脑病理》。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大会。
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为适应医学学科的发展,经过结构调整和功能整合逐渐成为一个交叉型、复合型综合实验室。教研室始于1939年,1978年成为我国首批病理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2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成为吉林省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卫生部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吉林大学重点实验室,2002年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03年成为教...
德国柏林研究联合会分子药理学研究所现有职工125人。主要从事分子药理学研究,鉴定药物和药剂分子和化学结构,分析对人体的作用和负面影响,是德国最大的药理分析机构。重点研究神经药物学和毒理学,肽药物学,细胞间的信息交换,发展与适应生物学。并研究如何治疗心血管病、癌症、脑神经和免疫系统疾病等。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是集教学、病理诊断和科研为一体的一个重要科室。本教研室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探讨肿瘤的病因,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及其形态学改变等方面。现有员工30多人,其中教授11人。
中国远程病理中心是目前国内专用于远程病理会诊和病理学教育的互联网站,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重大科研项目基金资助,福州总医院和福州大学计算机图像图形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办。本站点共有30多个栏目,包括医学新闻、最新病理快讯、病例讨论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