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测量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生物医学测量学 医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1.405 秒)
杜杰助理教授。研究方向:(1) 机器学习算法(类别不平衡学习、多标签数据分类、在线学习等)(2) 医学图像处理(分类、分割、检测、图像描述等)。
柴语鹃助理教授,研究方向 (1)基于量子点材料的生物标志物检测(2)即时检测技术的新型临床应用研究(3)生物信息学及生物启发式算法。
许太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微纳米粒子的驱动,智能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微液滴传感,聚集分析检测。
刘旭东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毫米波/太赫兹调制器,毫米波/太赫兹近场/远场高速成像系统,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复合材料缺陷检测,太赫兹深空探测。
蔡夫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光谱成像系统研制,面向临床医学、海洋生物以及食品健康开展新颖的高通量检测。
夏灵博士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多年,目前他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界心电仿真与心电逆问题研究领域的知名研究专家之一。他参与构造了中国第一个真实心脏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WPW综合征、心室肥大、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进行仿真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对心外膜电位进行了仿真研究。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的基于心电仿真模型参数解的心电逆问题研究新方法,近年来已被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所接受,引...
史学涛:1973年12月生,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荣立三等功一次。在教学工作方面,主讲《医用传感器》课程,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王显花,副研究员。1996-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2005年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钙信号转导实验室进行博士后期间的研究;2009-2010年在美国健康卫生研究院(NIH)老年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2007-今就职于北京大学分子研究研究所。2010年获得美国健康卫生研...
肖鹏峰,男,1963年生。现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提出过类似于Illumina公司集原位合成和点样法制备基因芯片的方法(ZL03112772.X),其相关论文在“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发表。提出并实施的 “基于丙烯酰胺修饰核酸...
肖忠党教授1988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学士;199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工学博士。主要研究经历:2000,5~2002,10 美国休斯顿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细胞及生物分子高分辨成像技术;单分子和单细胞技术等五方面。
吕华,男,副教授,汉族。2000年赴英国Leeds University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连续流动超快混合装置,用于蛋白质分子折叠的早期事件研究。2002年以来,在东南大学生医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包括光学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以及新一代高通量DNA测序仪器的研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项目,讲授课程有生物芯片、生物统计学和...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张永红副教授,1994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任教。曾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Dr. Chance实验室进修,主要从事近红外光无损检测技术、远程医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国亮副研究员,1966年10月出生,湖南湘阴人,1995年3月清华大学精仪系博士毕业。1995年3月-1999年10月,在清华大学精仪系工作; 1999年11月-2004年12月,在清华大学生物系工作;2005年1月-至今,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工作。在完成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清华大学控股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工作,先后加盟金盘公司、同方光盘公司和博...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导师胡广书教授,1945年10月出生。1965-1970就读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1979-1983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在职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继续在电机工程系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调整到清华大学医学院。
高级工程师赵晓光,现任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高级工程师、医学工程室主任、中国分析仪器学会理事,担任医疗卫生装备、生命科学仪器、现代科学仪器和现代仪器等杂志的编委。曾赴美国和英国进修核磁谱仪和生物质谱仪技术,多次完成大型医学技术装备的引进、验收和维护任务,主持参与完成医学仪器软件设计、医学仪器的教学、国家中心计量认证、医学实验建筑的设计与管理、国家科学仪器发展规划等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