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钢铁冶金 >>> 炼铁 炼钢 铁合金冶金 钢铁冶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人物 钢铁冶金相关记录183条 . 查询时间(0.685 秒)
杨佳龙,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0至2013年任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工厂、首席工程师、技术专家,2013年10月到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炼铁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马钢、涟钢等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理事。
李家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方向是高炉炼铁,非高炉炼铁(含碳球团直接还原),全氧富氢高炉炼铁技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管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十三届材料和工程学科部学科评审专家。
孔辉,男,教授。1980年生,2002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材料化学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任教,从事钢铁冶金教学研究工作。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炉外精炼委员会委员。科研方向是纯净钢冶炼,氧化物冶金。
王海川,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69年2月出生,河南西平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安徽工业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新工艺与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多年来围绕钢铁冶炼、特殊外场在冶金中的应用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王建军,安徽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科带头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承担过大型钢铁公司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中间包冶金学》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冶金科技奖等奖项8项;2002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5年...
郑卫红,从1994年4月进入浙江科技学院后,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数据通信及网络。
赵增武,男,汉族,1972年12月23日出生,山东省广饶县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5.10 – 2006.12,法国AIR LIQUIDE CRCD(巴黎)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2007.01 – 2009.01,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研究所副所长。2018.07 –现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殷福星,博导,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领军人才,荣获第六届中国侨界贡献(创新人才)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日本钢铁学会委员。在超高强度钢铁材料中利用纤维状细晶组织实现了材料韧性变化的逆温度效应,该工作发表在世界著名的Science (2008) 杂志,同成果获得德国Gottfried Wagener Prize 一等奖。同时在开发新型高阻尼合金和应用技术等领域...
王国栋,男,汉族,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1942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
杜长坤,男,1964年2月生,本科,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钢铁冶金专业。1985年7月在贵州工业大学冶金系任教,1987年1月至今在到重庆科技学院(原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任教。曾任冶金系炼铁教研室主任,材料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现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炼铁专业的教学、教育研究、管理及科研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学校及省部级教学改革和研究课...
任正德,男,1964年8月生,硕士研究生,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化学冶金专业,后在重庆钢铁研究所从事钢铁新工艺及新材料的研发工作,1988年开始,在重庆科技学院(原重庆钢铁专科学校)冶金系炼钢教研室任教。1991年—1994年在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历任冶金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为重庆大学在读博士。
杨治立,男,汉族,1969年5月生,四川南充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冶金工程系主任,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4月获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主讲课程:《炼钢学》、《炉外精炼》。主要研究方向:炼钢工艺、材料制备、资源利用等。近年来主要成果:主持和参与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在《CHINA FOUNDRY》、《材料工程》、《炼钢》、《特殊钢》等刊物发表...
万新,男,汉族,1964 年生,教授。1986 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93 年于重庆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冶金工程实验室主任、合作发展办主任。目前担任中国国金属学会中小高炉炼铁专委会委员,《炼铁交流》杂志编委。
赵根田,男,汉,1962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包头市建委工程图审查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理论与设计,结构损伤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包头钢铁学院学习,获工学学士;1985年9至1988年6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获工学硕士;2002年9至2007年10月...
王德永,教授,博导、硕导,研究方向与领域:洁净钢冶炼基础理论、钢中夹杂物无害化控制、高温熔渣电化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