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物理化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人物 冶金物理化学相关记录138条 . 查询时间(2.46 秒)
张桂芳,女,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冶金工程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教授,现任云南省高校复杂铁资源清洁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4-2006.4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7-2012.7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材料科学系钢铁冶金研究组作访问教授,从事钢铁冶金研究工作。
徐瑞东,男,1975年生,黑龙江双城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校级教学名师。现任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公室主任,是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湿法冶金用电极材料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成员。兼任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云南铜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委员会委成员、中国有色金属学...
魏昶,男,汉族,1962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83年9月分配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任教;1986年获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冶金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获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被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博士15人。
卿山,男,1967年生,博士,教授,博/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986年9月考入昆明工学院冶金系,1990年6月毕业后到云天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化工和动力工程的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工作,受聘为高级工程师。2000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硕士研究生,从事冶金能源科学开发与研究工作。2003年9月考入昆明理工大学攻读冶金能源工程博士学位,从事冶金炉窑节能减排研究工作。2006年10...
彭金辉,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获得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矿业与冶金学部外籍院士,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大春,男,工学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2011年遴选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稀散金属分会学术委员,云南省委组织部联系管理专家,云南省清洁生产审核专家。
雷霆,1964年生,云南省石屏人,中共党员,教授。1988年获重庆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冶金博士学位;2007~2008年赴美国犹他大学作访问学者。2005年5月评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云南省高层次专家特殊生活补贴。是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曾任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部部长,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兼任《云南冶...
郭忠诚, 1965年生,云南陆良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二级教授,现任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省冶金电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常务理事等职。 1987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
郭胜惠,男,1978.4月生,汉族,浙江兰溪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7年9月进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学习,2010年4月获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昆明理工大学非常规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金属冶金专业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学会工业炉分会委员等。2004年4月留校任教,先后主讲《轻稀贵金属冶金学》、《热工仪表与控制》等课程。长期从事微波冶金新工艺、新型微波冶金高温...
蔡晓兰,女,1965年5月出生,四川成都人。工学博士,教授,2012年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粉体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制备技术研究所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粉体制备工艺与设备开发”创新团队带头人。1986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同年9月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3月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10年10月获得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89年留校任...
华一新,男,1959年生,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云南省特聘教授,云岭教学名师,云南教育功勋奖获得者,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1977年至1978年在云南省晋宁县昆阳公社插队。1978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原昆明工学院)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学习,1982年、1985年和1988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为昆明理工大学培养的首批...
陈伟凡, 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稀土与微纳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国有/港资企业从事冶金化工技术研发工作十余年,2007年1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4月加盟南昌大学材料学院。现担任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和江西省稀土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并担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RSC Advance, Jour...
鲁世强,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塑性工程学报》编委会编委。历年来主持和参与研究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在国內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EI收录70余篇。...
陈继,男,1971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后(1999年至2001年)、日本金泽大学助手教官(2001年至2002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博士后(2002年到2004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与,博士生导师(2004年)。2004年入选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并获百人...
李建玲,教授、博导。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98年博士毕业,期间从事电动车用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研究。1999年至2001年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研究。2001年之后到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工作,2003年到2004年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研究项目是日本文部省Frontier Project 先进电极材料研究。2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