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石油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人物 石油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78条 . 查询时间(2.263 秒)
史权,男,1972年生,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仪器分析、石油化学、有机地球化学。
梁咏梅,女,1965年生,河南人,群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清洁油品生产。
陈进富,男,1964年生,四川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石油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碳材料制备与应用。
袁珮,女,汉族,1983年生,山东青岛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201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2006-2007、2008-2009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2008年7月-9月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交流访问,2010-2011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新材料与催...
刘扬,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57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4年就读于东北石油大学,1985年至198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力学大师钱令希院士攻读博士学位,1998.1至1998.12赴美国休斯顿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油气田地面工程系统优化方向)。刘扬教授历任东北石油大学石油机械系副主任,东...
范振忠,男,1971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开发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开发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副教授。自1995年留校以来,先后主讲《钻井液工艺学》、《石油工程》、《现代完井工程》、《钻井液胶体化学》、《高等胶体与表面化学》等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2005年获校“十佳青年教师”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油田化学理论研究及助剂开发、油...
任晓娟,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油层渗流物理化学、油田化学、低渗油气藏的储层保护技术及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低渗油气储层流体的渗流规律实验研究;2)低渗油气藏储层伤害机理及有关技术的开发研究;3)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的开发研究等。主要成果: 1)低渗油层非达西渗流规律的研究,该成果与项目组的其它同志共同获得,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低渗透储层存在非达西渗流规律,这一观点得到普遍的认同。...
胥元刚,男,教授,博士。 研究领域:石油工程。研究方向及主要成果:主要从事井筒举升理论与技术、油气田增产技术、油气井生产系统优化决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863”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攻关项目、油田横向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获省级科技进步2等奖1项。
任立国,男,汉族,1963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在2001年9月获得了石油化工学院颁发的“2000-2001年度优秀教案奖”,于2003年5月荣获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颁发的“优秀教案二等奖”,2004年获得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任课教师”称号。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先后指导了课程设计、物理化学实验和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在2000...
曹祖宾,男,出生与1962,11,教授。从事专业:化学工艺。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领域:1、清洁燃料生产工艺:轻质油品脱硫、脱氮工艺研究,汽油、柴油加氢催化剂制备与工艺研。2、化工新技术:油母页岩干馏工艺研究,石油加工助剂与添加剂开发。
张强,男,出生于1964,5,教授。从事专业:化学工程。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领域:1、石油加工助剂与添加剂;2、石油化学品。
李永昕,男,出生于56年9月,教授。研究方向:绿色催化过程、催化新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
何明阳,男,出生于1962.4,教授。研究方向:有机合成、清洁化生产工艺。
杨利民,男,出生于1962.12,副教授。研究方向:多相流反应与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开发。
李为民,男,出生于1962.4,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生物质能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