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古生物学相关记录457条 . 查询时间(3.583 秒)
蜥脚类恐龙,是侏罗纪早期地球的王者。其家族庞大,足足演化出100多个物种。同时,它们也是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恐龙群体。在11月17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古生物学家新近分析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出土的蜥脚类恐龙头骨,以及附近岩层中的植物化石,得以了解这头蜥脚类恐龙生活时期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进而推断1.8亿年前的气候变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为何侏罗纪早期蜥脚类恐龙就已演化出纤长脖子...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项古生物学研究论文指出,翼龙作为第一种演化出动力飞行能力的脊椎动物,其在演化上的最近近亲可能是一种名为兔蜥(lagerpetid)的类似恐龙的小型动物。
New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describes a fossil family that illuminates the origin of perissodactyls -- the group of mammals that includes horses, rhinos ...
平行进化观点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有机体即使彼此被分隔在相距千里的不同地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进化。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3日报道,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为平行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他们利用在不同地理位置发现的二叠纪早期脊椎动物牙形刺化石发现,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这些脊椎动物仍以几乎相同的方式适应各自栖息地。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生物科学》。
Fossils of bizarre, armored amphibians known as albanerpetontids provide the oldest evidence of a slingshot-style tongue, a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funded study published in Sc...
A new study led by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funded paleontolog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nd its Burk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Culture indicates that the earliest ...
巴西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白垩纪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恐龙化石中发现了一种血液寄生虫的微小化石。此前,科学界仅在琥珀中的昆虫身上或者动物粪便化石中发现过史前寄生虫化石,这是首次在宿主体内发现。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圣卡洛斯联邦大学和坎皮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只泰坦巨龙(白垩纪的一种草食恐龙)的化石中发现了这种寄生虫化石,它可能与恐龙生前所患骨髓炎有关。
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恒温动物,幸存下来的它们,是如何获得这种自动保持体温稳定的能力的?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6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古生物学家迈克·本顿教授在《冈瓦纳大陆研究》发表论文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祖先从变温动物演变为恒温动物,源于它们大约2.5亿年前最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后生存下来的经历。这次发生在二叠纪—三叠纪的大灭绝事件,导致多达95%的生命丧生,包括96%的海洋生...
A new study shows that the body size of the iconic gigantic or megatooth shark, about 15 meters (50 feet) in length, was indeed anomalously large compared to the body sizes of its relatives.Formally c...
近日,《古昆虫学》刊发的一个来自中国、西班牙古生物学者的成果文章引发学界关注。研究者在2000万-1500万年前的琥珀化石中发现一种奇特的花。“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么来的。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能彻底解开花的演化之谜。丁氏花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它的形态说明,花很可能就是纵向压缩的枝。”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告诉《中国科学报》。
加拿大科学家团队对现已灭绝的美洲乳齿象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为了应对更新世(250万—1.17万年前)的间冰期暖期,这一物种曾不断向北美洲遥远的北纬迁徙。该研究结果1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现今物种对气候变化的潜在生态响应。美洲乳齿象,曾居住在北美洲多树而潮湿的地带,从中美洲亚热带到阿拉斯加洲和育空的北极纬度地区都发现过它们的残骸。在过去80万年里的冰...
Hibernation is a familiar feature on Earth today. Many animals -- especially those that live close to or in polar regions -- hibernate to get through tough winter months when food is scarce, temperatu...
Reduced resilience of plant biomes in North America could be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 kind of mass extinctions not seen since the retreat of glaciers and arrival of humans about 13,000 years ago, cau...
2020年8月26日,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比冰河时期二氧化碳浓度最大跃升要高6倍、快近10倍。11.5万至1.17万年前,从北极到南半球亚热带地区,气候突变同时发生。近日,在刊登于《科学》的两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揭开了“古老气候记忆”,追踪了冰河时期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以及当时全球气候变暖的足迹。冰河时代通常被认为是永无止尽的严寒。但在这段时间里,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为长达1万年的严寒带...
关于早期的猫头鹰如何进化,科学家们仍知之甚少。德国法兰克福森肯伯格研究所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杰拉尔德·梅尔博士和同事对30年前发现的一块距今约6000万年的最古老猫头鹰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古老猫头鹰的每个脚爪大小不同,这些特征与现代猫头鹰完全不同。相关研究发表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期刊》上。这只猫头鹰化石跟现代雪猫头鹰体型相当,除了头骨,其他主要骨骼都完整保存了下来,是以前未知的大型猫头鹰物种。然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