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学 系统相关记录62条 . 查询时间(0.927 秒)
2024年6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浩与尤立星团队,利用三明治结构超导纳米线、多线并行工作的方式,发展出最大计数率5GHz、光子数分辨率61的超高速、光子数可分辨光量子探测器。相关研究成果以Superconducting single photon detector with speed of 5 GHz and photon number resolution of 61...
放氧光合作用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是几乎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放氧光合作用光能向化学能转化的原初反应通常是由位于植物、藻类及蓝藻等光合生物类囊体膜上的光系统在可见光(400-700 nm)的驱动下完成的。Acaryochloris marina(A. marina)是一种以叶绿素d(Chl d)作为主要光合色素的独特蓝藻,可通过Chl d吸收低能量的远红光...
PbS胶体量子点(CQDs)由于具有带隙宽、可调谐及溶液可加工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太阳能电池、红外成像、光电探测及片上光源的集成光子器件中。然而,PbS CQDs普遍存在发射效率低和辐射方向性差的问题,因而科学家尝试利用半导体等离子体纳米晶或全介质纳米谐振腔来增强PbS CQDs的近红外荧光发射,使其成为更高效、更快的量子发射器。然而,普遍存在光场限制能力弱、Q值低的问题。
2023年6月8日,位于吉林空间目观测基地的1.2m 空间碎片测距系统首次联调成功,成功获得有效观测数据。参与本次联调实验的还有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经过各单位共同协作,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且状态稳定,成功获得2颗非合作目标和5颗合作目标的观测数据,表明1.2m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联调圆满成功。
2023年4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曹俊诚、黎华研究员领衔的太赫兹(THz)光子学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曾和平教授团队合作,在高稳定自参考太赫兹双光梳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项目团队提出自参考方法,完全消除了THz双光梳共有载波噪声,同时抑制了重复频率噪声,将THz双光梳梳齿线宽由未稳频的2-3 MHz量级压缩至14.8 kHz,大幅提升了THz双光梳光源的稳定度。相关成果于2...
非线性光学材料是固体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准红外非线性材料的金属硫化物AgGaS2和AgGaSe2因在红外区域的传输范围宽、非线性光学响应大等原因成为首选材料,但它们的抗激光损伤阈值较低,阻碍了其高功率应用。宽带隙和高热导率是提升抗激光损伤阈值的关键,然而,随着带隙增大,非线性光学响应和热导率均有下降的趋势,寻找具有高热导率的非线性光学晶体颇具挑战性。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高通...
光在大气中传播时,受大气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其波前会产生动态畸变,严重时导致其经光学系统所成的像斑出现模糊、抖动的现象。因此,暴露在大气中的光学系统的实际分辨率难以达到甚至低于其光学分辨率。对于这种情况,进行实时地波前校正是提升该光学系统的实际分辨率的关键。目前的波前校正技术从目标上可分为以波前补偿为目标的传统自适应光学技术和以提升像面清晰度为目标的无波前传感自适应光学技术。前者为实时检测校正,但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云南天文台成功研制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大视场自适应光学技术从原理方法创新到实际仪器应用的跨越。
2023年1月13日,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精密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高精度跟瞄与视轴抖动主动抑制方面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重点实验室成员吕涛,通讯作者为西安光机所阮萍研究员,合作作者为重点实验室成员姜凯、井锋。该成果为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项目开展提供了重要...
2023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100PW激光系统色散控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ispersion management for a 100 PW level laser using a mismatched-grating compressor”为题发表在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
2022年11月25日,Deep-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lander-based multi-channel Raman spectroscopy for in-situ long-term experiments in extreme deep-...
2022年11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Deep-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lander-based multi-channel Raman spectroscopy for in-situ long-term experiments in extr...
2022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李浩团队、陶虎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王增琦团队,结合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技术、双光子3D打印编码滤波技术、计算重构技术等实现单光子计数型光谱分析仪。相关成果以Superconducting Single-Photon Spectrometer with 3D-Printed Photonic-Crystal Filters为题,在...
2022年8月2日,上海微系统所硅光课题组武爱民研究员团队、龚谦研究员团队以及浙江大学金毅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硅基衬底上研制了超小尺寸的包含了InAs量子点的纳米共振结构,基于准BIC原理实现了O波段的片上发光,相关成果以“Heterogeneously integrated quantum-dot emitters efficiently driven by a quasi-BIC-suppor...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实现基于III-V族量子点确定性量子光源和CMOS兼容碳化硅的混合集成光量子学芯片。通过设计双层波导耦合器和1×2多模干涉仪(Multimode interferometer, MMI),研究团队实现了混合量子光子芯片中确定性单光子的高效路由,以及对确定性单光子二阶关联函数的片上实验测量。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以Hybrid 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