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商周考古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商周考古相关记录403条 . 查询时间(2.295 秒)
2024年4月2日,由河南省文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河南博物院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展。
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朝代之一,其第三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至578年)在位期间,大举实行军政改革,并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书院街墓地位于郑州商都内城东南,距今约3400年,结构布局清晰,年代明确,展示了中商早期高等级贵族丧葬礼制的规范,是中央王朝都城内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具有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凸显诸多礼制性的制度创新。
春寒料峭,人们骑着马,赶着牛羊,从冬牧场向春牧场迁徙;秋后,又将牲畜从秋草场转到冬牧场——专家推断,这种四季转场的游牧形态,在青铜时代的新疆地区博尔塔拉河流域已经存在。
38座西周墓葬,37处器物堆出土了100多件器物,其中25件是珍贵青铜兵器……经过4个多月清表、3个多月考古发掘,日前,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的独山遗址完成全部考古工作。其间,大量青铜器的发现在丽水市属首次,部分出土文物在全国也属罕见。
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竹园岭遗址有先秦文化遗存埋藏,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考古人员认为,出土遗存反映出中原夏商礼制南渐珠江三角洲、推进早期岭南中国化的历程。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3年6月20日下午发布考古报告称,从长治市上党区上村遗址两座战国陶器墓出土文物及墓葬文化看,此遗址极可能是一处新的东周墓葬集中分布区,这为晋东南晋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2023年6月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介绍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进展。项目组进一步精确了三星堆遗址埋藏坑(即“祭祀坑”)器物的掩埋时间,确定为商末周初。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年来河北商代考古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对赵窑遗址的考古发掘,确认了商代中型聚落的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西周时期独山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全部完成。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共发现38座西周墓葬、37处器物堆,出土了100多件陶器、25件珍贵青铜器。
2023年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工作成果展前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他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一西周时期公共墓地发现玉琮、铜璇玑状饰等大量带有东方色彩的古代文化遗存,推断这些东方文化因素应来自于陶寺文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3年3月9日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原与北方文化的交融。
2023年2月15日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头遗址发现西周时期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地。结合文献记载和地理位置,基本确认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之地的“豳师”密切相关。
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2022年完成阶段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一批重要商周时期遗存,找到了早期巴人活动的踪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