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楚汉文化研究 >>> 范蠡研究 张仲景研究 张衡研究 汉画研究
搜索结果: 301-3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楚汉文化研究相关记录611条 . 查询时间(2.294 秒)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军事地位极为重要。“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亦一都会”(《汉书·地理志》),上可达巴蜀,下可通吴越,拥江湖之会,倚长江天险,攻守自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盖即荆山之称而荆州名矣”,后来一直作为地名或政区名称。从荆州地理环境看,“以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埠”(《水经注·江水》),因而又称江陵。从西汉时期开始,荆州府治、江陵县治同...
楚郢都纪南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古城垣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楚国都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411年时间中,楚人以纪南城为都城,成功跻身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不仅成就了辉煌的霸业,也创造了可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灿烂文明。纪南城遗址以其规模宏大的城垣遗迹,丰富的地下文化遗存,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
2016年3月25日,湖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荆楚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验收会。 会议邀请武汉邮电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兴业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1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委员会。
2016年3月30日,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宛城区举行,这是继南阳大文化研究院之后,我市文化建设的又一壮举,必将有力助推我市发挥人文优势,打响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市。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李金明、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为研究院揭牌。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全智,省政协原副主席郭国三、袁祖亮,军事科学院教授吴如嵩少将,解放军总后政治处创作室主任周大新,国防大学战...
历史上战国竹简有两次大的发现。一次是西汉早期鲁共王扩建宫室,在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一批经书,含《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史称“壁中书”。这批经书是鲁简,应该是为避秦火而藏匿起来的。另一次是西晋武帝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一说“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经当时学者整理,共70余篇,包括《周易》、《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史称“汲冢竹书”。这批书籍是魏简,属晋系。这两次发现,...
当代史学界几乎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明、清两朝是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其间,因政权易手而造成边疆少数民族贵族集团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权力更替,固然令江南各地黎庶百姓在铁与血的猛烈撞击中难以避免地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但在各民族的接触、碰撞、交流和融合中,中华文明则通过政治联系、经济交流、文化认同为纽带,最终以周边少数民族的内迁而注入进了新鲜的血液。
荆州因洪水而形成的民俗很多。信仰民俗主要有包括江神信仰、息壤传说和祭祀和镇水习俗等在内的水神信仰和祭祀。民间居住习俗主要有住房选址考虑房屋与河流的位置关系、建筑高台基、房屋结构注重防水排水等。口头习俗主要有打硪号子和民间谚语歌谣。这些习俗的形成既有荆江水患严重之外部因素,也与起源于史前时代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荆州洪水习俗具有传授生产生活技能、警示后人和心理慰藉等社会文化功能。
2015年11月28日至29日,“荆楚文化与公民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建设高层论坛”召开。来自夏威夷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学者聚首珞珈,从学理层面共商伦理道德,以推进学术研究,助益湖北省伦理秩序建设。
“神农尝百草,黄帝启医源。东汉张仲景,济世救民难……”2015年11月11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伴随着《医圣颂》的主题曲,国内首部大型中医药文化题材动漫连续剧《医圣张仲景》正式发行。该剧是以东汉名医张仲景一生的传奇经历和《伤寒杂病论》的千余首经方为主线改编而成,预计将于2016年春节假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四川是中国画像砖的主要流行区域之一,从西汉中后期开始流行,盛行于东汉,延续至蜀汉初年。四川博物院现存的画像砖种类繁多,构图考究,题材广泛,人物既有端坐于龙虎坐骑之上的西王母,也有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农夫;象征威仪、等级的车马更是汉代画像砖上的“常客”,场景既有狩猎、制盐、采摘等生产劳作画面,又有宴饮、舞乐、养老等社会生活习俗。
2015年9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壹、叁、伍卷首发式在上海举行。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先生一起为新书揭开帷幕,并分别介绍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整理编纂和编辑出版工作。何晋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致贺词。各卷作者朱凤瀚、李零、赵化成、陈苏镇、陈侃理先后发言,介绍了各卷内容及整理工作的心得体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三、五卷昨天在沪首发。北京大学于2009年获得捐赠,入藏一批海外回归的珍贵竹简,共3346枚,包含17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这些古书或亡佚已久,或独具特色,是继20世纪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简出土后发现的又一重大文化宝藏。它们保存了汉代贵族阅读典籍的原始面貌,对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五年多来,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整理和出版备受...
2015年6月19日,中外交通史文献资料大系之“丝绸之路汉文文献菁华集成”项目启动暨专家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综合楼会议室举行。与会10多位专家对项目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汇编《丝绸之路汉文文献菁华集成》一书展开了探讨与交流。
2015年6月9日,首届比较汉学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中国矿业大学校党委书记邹放鸣出席开幕式并致开幕辞。他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徐州市历史文化。邹放鸣书记谈到,在2015年6月9日的中国,主体民族被称为“汉族”,官方语言被称为“汉语”,官方文字被称为“汉字”,研究中国文化的学术领域也被称之为“汉学”。两汉文化从徐州起步。“皇帝”在中国又...
2015年6月10日,“崇汉轩藏中国汉画像砖精拓展”在河南美术馆开幕,本次展品由汉画领域颇具知名度的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提供,共精心挑选了239块出自河南的画像砖,重新拓片带回家乡展览,涉及汉代农耕、狩猎、宴乐、礼仪等诸多领域,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到2000年前中原一带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情境。据悉,展览至2015年6月28日,结束后拓片将全部捐赠给河南省美术馆作学术研究使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