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理学 森林昆虫学 森林防火学 森林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森林保护学相关记录172条 . 查询时间(0.496 秒)
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计划在“十一五”期间通过生态体系、营林产业建设,到2010年实现森林总蓄积达到7.5亿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到84%。  据悉,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在未来五年中将通过实施分类经营战略,科学经营商品林、抚育中幼龄林,全面改造低质林,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的基础上,黑龙江森工林区到2010年实现总产值30...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董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13日说,我国近期将启动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此前,以示范为目的,国家已先行批准和实施了三江源、若尔盖等多项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赵学敏是在北京召开的《湿地公约》亚洲区域会议上说这番话的。他说,中国是湿地大国,也是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中国约40%的自然湿地纳入了433处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湿地保护向法制...
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的栖息地,可能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导致生态灾害爆发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进而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目前,生物入侵已给我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危害,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文中主要以我国南方外来植物为例,分析了生物入侵的危害、途径、原因,针对生物入侵涉及地域、生态系统类型和涉及物种种类特点,提出了防治对策:重视生物...
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性质和作用,提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将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同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并阐述了这三个体系各自的特点、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还提出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湖北省林业局2007年5月31日报道,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日前宣布,该省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有关专家联合开展的一项技术试验取得成功,最快只需2小时就能检测出有“松树癌症”之称的松材线虫病。新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线虫取样方法费力、费时、破坏大的问题,将大大提高松材线虫取样和防治技术水平。
2007年4月5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重点项目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到会,近20个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讨论交流。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司长魏殿生2007年4月5日在国家林业局举行的红脂大小蠹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国家林业局密切合作开展的“以信息素为核心的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彻底扭转了红脂大小蠹传入我国后迅速扩散蔓延、造成严重灾患的局面。此项工作为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了成功范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宣传中心2007年3月6日报道,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杨忠岐教授、张永安两位首席专家、研究员等主持,中国林科院、烟台市、北京市、大连市森防站、西北农林科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重大外来侵入性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3月5日报道,近日,北京市首个国家林业“948”项目——“柏肤小蠹信息化合物合成及应用技术引进”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发生的毁灭性侧柏蛀干害虫,从加拿大引进小蠹虫信息化合物的提取和分析技术,并在北京北部山区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索危害侧柏的柏肤小蠹的生物防治方法与措施,进而在全市推广。
科学时报2007年2月6日报道,长江大学农学院的李传仁博士近日在湖北省发现一种新的有害外来入侵昆虫——悬铃木方翅网蝽,武汉、襄樊、荆门、宜昌等城市的三球悬铃木均受到危害,个别地区危害较严重。国家林业局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提高警惕,严把引种审批、调运检疫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早扑灭,防止虫害扩散。
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1月23日报道,日前,经过山东省潍坊市林业局科技人员5年努力而完成的提取楝树等植物源杀虫毒素开发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这种新型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根据该研究,今后可以直接将楝树、苦参、狼毒、百部等含有农药活性物质的植物或萃取的有效成分加工成商品,也可以采用有机合成手段合成植物源农药活性物质,还可以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筛选类似物,研发新农药,开发前景广阔。
2006年9月15日至17日,首届全国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培训班在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森防站与林业科学研究院的24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每位学员亲自操作实验了SCAR标记与实时PCR等两种分子检测方法。观摩了非放射性分子杂交检测方法全过程。通过三天的学习与实验,学员们基本掌握了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
科学时报2006年7月27日报道 异域入侵病虫害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它们的入侵在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异域森林病虫害每年侵害我国森林达150万公顷,造成农林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
“热带生物学与保护协会”2006年年会日前在昆明召开,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位科学家就亚洲热带森林保护及战略研究发表了《昆明宣言》。《宣言》敦促亚洲热带的所有国家扩大在其境内的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特别是对于那些未被保护或保护不善的森林类型和生态地区,以及那些保有脆弱的大型动物的地区。
在协助巴布亚新几内亚天堂雨林的6个原住民部落保护了34000公顷的森林后,4名中国志愿者于2006年5月23日回国。绿色和平组织同时宣布,进口天堂雨林木材的中国和欧洲等国企业已采取行动,停止购买来自天堂雨林的非法木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