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工程相关记录4862条 . 查询时间(2.755 秒)
2024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氢化物能源化学研究中心(DNL1901组群)和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榆林创新院”)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我所科研及职能部门、榆林创新院相关人员参加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催化剂性能指标处于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光伏性能和低成本溶液加工性能,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钙钛矿活性层和相关电荷传输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开展电荷传输材料的研究对于推动钙钛矿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5月9日,海洋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小球藻资源高质化开发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研究发现亚硒酸钠不仅促进小球藻生长以及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而且提高藻体中的硒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相关成果发表于TOP学术期刊Aquaculture。
有机气溶胶(OA)是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组分,对空气质量、辐射平衡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OA的组成和来源复杂,其中水溶性有机气溶胶(WSOA)是影响OA理化性质的关键组分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季节或较短时间观测,缺乏整年连续观测,这限制了对气溶胶理化特征和环境效应的准确理解。
天然产物不仅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来源,同时作为功能性分子可连接医药和生命等学科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郝宏东课题组近期围绕天然产物全合成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盛英教授团队和西湖大学张彪彪助理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将光催化剂COF-TfpBpy介导的光合H2O2与P450过加氧酶的H2O2依赖性酶活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人工光酶级联催化系统,在空气、水和光照条件下实现脂肪酸到1-烯烃和羟基脂肪酸的绿色转化。相关研究结果以“Photoenzymatic synthesis of 1-alkenes and hydroxyl f...
作为光伏行业新兴的研究热点,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迅速提升。目前,刚性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33.9%,超过传统晶硅29.4%的理论极限效率,但尚无关于柔性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报道。主要原因在于柔性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超薄硅底电池存在棘手问题,也就是说,由于减小硅厚度而导致严重的光吸收损失和强烈的表面反射,致使叠层器件短路电流密度损失,使得柔性叠层器件效率低...
2024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蔺洪振研究员团队合作,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年5月7日,精密测量院束缚体系量子信息处理研究组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合作,基于超冷40Ca+离子实验平台,实验探索了纠缠作为一种量子资源对于量子引擎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量子引擎在其工作物质处于纠缠状态时能输出更多的有用功,表明纠缠可以作为一种“燃料”使用。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4月30日在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为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80-90 %)。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烹饪和清洁活动的短期排放,以及家用产品和建筑材料等持续排放,开展了大量研究。2024年,人们愈发认识到定期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使得健身房在城市环境中颇受欢迎,健身房内气溶胶的暴露也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了解健身房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组成和浓度对于评估与体育锻炼相关的潜在健康风险具有重...
“我们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牛大肠杆菌gal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Z9株),这款疫苗不仅为奶牛乳房炎的免疫提供有效的替代方案,更改变了传统过度依赖抗生素的治疗模式。”内蒙古华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希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
钙钛矿材料光电性能优异,具有吸收系数高、光电特性可调、双极性输送能力优异的特点,同时兼具材料用量少、组件价格低廉、投资成本低的优点,这使钙钛矿光伏在应用场景上更有潜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SCs)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光伏技术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载流子的提取和转移对器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耿志刚教授等人在丙烯电催化氧化制1,2-丙二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联吡啶锚定的银单原子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可以暴露两个面内配位空位,使得丙烯电氧化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能够以平面四方的结构稳定共吸附并加速C-O偶联过程的电子转移,进而降低C-O偶联的反应能垒,实现高效丙烯电氧化制备1,2-丙二醇。相关成果以“Bipyridine-Confine...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如何将铅元素替换为低毒的锡元素并保持优异的材料性能是科研人员一直试图攻克的难题。近期,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米启兮课题组开发出一种能显著增加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进而提升其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评审的一致好评,通过优先渠道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能源快报》(ACS Energy Letters)。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刘波副教授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line Porous Organic Frameworks Based on Multiple Dynamic Linkages”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B-O、B←N和氢键组装的晶态多孔有机框架的新概念,为高效制备和实际应用可加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