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 工程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工程物理学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2.189 秒)
2017年6月27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第三届微纳尺度热辐射国际研讨会上,爱思唯尔出版集团颁发了本年度爱思唯尔/雷蒙德·维斯坎塔青年科学家奖。我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刘向雷研究员成为两位获奖者之一,也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青年学者。爱思唯尔/雷蒙德·维斯坎塔奖是以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渡大学教授雷蒙德·维斯坎塔名字命名的奖项,以此来纪念维斯坎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辐射传热领域所作的重要贡献,并用来奖励...
近日,由上海高校学科发展与评估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一轮评估数据显示,我校目前共有16个科学研究方向被纳入SciVal Spotlight国际先进的特色研究方向,较2014年的3个方向有大幅增长。16个研究方向分别分布于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和理学等高峰高原学科及其支撑学科。
2015年11月12日,研究所胡春艳高级工程师成功入选中国科学院2015年度关键技术人才。经院属单位推荐、专家组评审、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2015年度共50人入选关键技术人才项目。
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李晶特任副研究员近日在Springer出版了题为“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 for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的英文专著。作为Springer Theses丛书之一,该著作既体现了作者在中国科...
2014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成果鉴定会。该成果鉴定委员会由来自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电力用户等单位的业内专家组成,空军装备研究院甘晓华院士为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评估奖励处刘晓东、科技促进发展局高技术处副处长付广义、江丽霞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秦伟及主要成果完成人员等20余人参加会议。
2013年12月9日下午,应工程技术训练中心邀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徐新成教授来中心做了学术报告,报告题为“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及其发展前景”,工程中心近5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并进行了交流。
北京时间2013年9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应用与工程物理学教授大卫-穆勒在无意间制造出世界上最薄的玻璃,厚度只有1个分子。在显微镜下,最薄玻璃的单个硅原子和氧原子清晰可见。这一发现可能在未来的有一天孕育出没有缺陷的超薄材料,提高电脑和智能手机处理器的性能。
记者今天从英国大使馆了解到,为表彰当今最具创新力的工程师而设立的“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已宣布,著名学者邓楠女士将加入其评审委员会。作为中国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邓楠将加入由世界科学与工程领域杰出领袖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为工程学领域最大的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金额为100万英镑。
核反应数据主要是指定量地描述核反应(包括散射)过程中发生各种类型反应(称为反应道)的概率(以反应截面表示),以及各种类型反应后放出的次级粒子的产额、能量角分布信息的数据集。完备的核反应数据是粒子输运计算所必需的,且其精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的可靠性。为满足应用的需求,多家核数据中心都建立了自己的评价核数据库,如中国核数据中心的CENDL库,美国的ENDF/B库,日本的JENDL库等。
长期以来,由于炸药压制过程晶体行为的复杂性,对炸药压制成型过程的认识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压制成型后的分析与数值模拟,以及对最终成型体的检验推演获得的经验认识。为此,戴斌等则利用高分辨锥束CT技术,观测炸药压制过程,测试了炸药压制成型过程的晶体特性(形态、微孔等)、运动特性(含晶体形态变化、晶体运动规律)、破碎特性及密度变化规律等特征,该方法可以为炸药压制成型机制分析提供细观尺度的3维信息,对于深入分...
核反应数据描述入射粒子和靶核相互作用后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各种现象。一套完整的中子核反应数据,包含裂变平均产中子数(包括瞬发和缓发)、裂变放能、共振参数、中子反应截面、次级(出射)粒子角度能量分布、多重数和协方差等多种信息,完备的核反应数据采用ENDF格式。
2011年5月5日在西安开幕的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樊代明获颁“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每人获得奖金100万元。据记者了解,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共收到4家单位推荐的最高成就奖候选人4人,52家单位推荐的参评项目472项。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陕西省政府批准,决定授予张锦秋院士、樊代明院士“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授予“MG900/2210-WD型...
2011年4月2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刘淇书记、郭金龙市长等领导出席会议。苟仲文副市长宣读了关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过程工程所“内外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获北京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朱廷钰研究员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2008年10月29日,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度科学与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共有57位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1人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8人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8人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清华大学共有4位教师,7位校友获奖。
发布人:于欣 发表日期:2006-11-15 近日,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工程物理院联合评审委员会评定,我室姜宗林研究员、张德良研究员负责的“爆轰波多维结构和马赫反射数值模拟及算法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工程物理院联合基金(NSAF基金)优秀奖。 “NSAF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