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129条 . 查询时间(4.262 秒)
经过扬州市考古队一年多的考古发掘,位于漕河西路的南宋北门遗址的城墙、水井、道路、柱石、水门等遗迹,渐次现身,扬州第4座古城门重见天日。其中,北门遗址中发现的“地钉”和券顶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据市考古队队长李久海介绍,在北门遗址已经发掘的近7000平方米范围内,主门道、主城墙、瓮城和水门全部出土,密密麻麻竖在地面上的木桩共有9列,每根木桩直径约20厘米,间距约50厘米,这种立桩就是《营造法式...
2007年5月下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调查小组,在盟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之下,在阿拉善左旗北部的苏红图进行考古调查,调查发现一处大型细石器制作场,采集到近万件各类石器标本和部分陶片。 苏红图所属行政区划为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的乌力吉苏木,遗址西南部距苏红图嘎查大约7公里。遗址是2004年盟博物馆文物普查时所发现,当时采集到大量细石器标本。...
迄今已有近500年历史的明代苗族铜鼓,2007年6月24日在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正式展出,被有关专家誉为是反映苗族文化发展的“无价之宝”。据了解,该苗族铜鼓是我国著名的苗族艺术收藏家曾宪阳所收藏,过世后传给女儿曾丽。据曾丽介绍,该铜鼓是父亲上世纪70年代初在贵州麻江县农村收购而得,纯铜铸成,净重10余公斤,虽然锈迹斑斑,但保存完好,见证着当地苗族同胞几百年来的发展历史。
2007年7月2日下午在广西民族大学多媒体教学大楼104教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廖育群所长已经为大家奉献了一次题为“重建秦汉医学史”的精彩的专题学术讲座,让大家如痴如醉,意犹无尽。为了满足大家晚上廖所长为大家又演义了一出精彩讲座——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讲座的内容包括:阴阳家及其学说旨要、医学中阴阳循环与对立的不同表现、医学中的特例——三阴三阳、医学与易学、中医的灵魂——辩证施治。
保护和研究铜鼓     铜鼓  保护  土著民族  广西       2007/7/4
铜鼓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它的产生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铜鼓集冶炼、铸造、绘画、雕饰于一身,所蕴涵的文化绚丽多彩,研究它可以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信息。 从出土、考古的情况看,铜鼓分布于岭南、西南以及东南亚的广大地区。铜鼓在广西分布甚广,是当地土著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标志物,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铜鼓所蕴涵的文化是广西地方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我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
金海鸥是铜锣、铜鼓和编钟的成功仿制者。他在1984年成功仿制曾侯乙编钟,引起轰动,现在他制造的编钟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他制作的中华世纪锣是中国第一大铜锣。一个乐器专家一生能够仿制成功一件绝响千年的古乐器,他就可以称为大师了,金海鸥则已经完成了5件。他对中国古乐器的热爱自不待言。
厦门大学2007年6月29日报道,日本学术杂志《东洋史访》(2007年第13号)以15页的篇幅,发表了国际著名水利史专家森田明教授的专题文章《水利共同体論に對すゐ中国からの批判と提言》,向日本学术界详细译介并高度评价厦门大学历史系钞晓鸿教授的研究成果。钞晓鸿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明清社会经济史与环境史研究,著有《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曾单独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该方面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
东方早报2007年5月18日报道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一生与中国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八次来到上海考察。昨天,《李约瑟与上海》档案图片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展期为三个月。
为庆祝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兼工程师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诞辰300周年,瑞士政府、中国科学院及中国教育部于2007年4月23日下午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回顾欧拉的生平、工作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欧拉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13岁就入读巴塞尔大学,16岁获硕士学位。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成就最为斐然的数学家之一。他一生著书427本...
建于2003年的高阳纺织博物馆,总占地面积746平方米,投资200多万元,是全国唯一一座县级专业纺织博物馆。 馆内共有藏品1368件,其中包括明清时期的扔梭织布机、扽梭织布机和民国时期的扽梭提花织布机等纺织机械精品,极具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7年4月28日报道 近日,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审的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评选结果揭晓,张秀民先生著、我所韩琦研究员增订的《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一书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人文社科类图书。此次活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经过多轮评选,最终共有254种图书荣获“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称号,其中科技类96种,人文社科类87种,文艺和少儿类71种。...
2007年4月25日从江西省科技厅获悉,由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承担,经十余位学者5年艰辛编撰的《江西科学技术史》,近日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江西科学技术志》的姊妹篇,《江西科学技术史》是一部全面、系统描述江西古代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著作。它的出版,使江西科学技术史志一类的研究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丰富了江西科学技术史的内涵。
合肥晚报2007年4月18日讯 我国宣纸生产制造史上第一部详尽记载宣纸生产制造全过程的专业书籍《宣纸制造》一书,近日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在全国公开发行。
2006年11月8日,为加强对中国环境变迁史的研究,并扩大该项目研究的影响,历史文化学院成立了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11月24日历史文化学院记者团记者对该中心的负责人张全明教授进行了采访,探寻了中心成立的背后。
《彝族古宇宙论与历法研究》易谋远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彝族古宇宙论研究,是谈彝族古宇宙论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水”及其变形形式———雾、露、云、雪与气这一重要命题。下篇彝族历法研究,提出彝族历法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先是以颛顼为历数之祖的原始的、不准确的物候历;继之是在彝族史上长期使用至今的观象授时的星月象历,其主要用途是为了星占;后发展为逐步用科学推步方法建立了制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